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超9萬億立方米!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亞洲水塔水量

發布時間:2020-12-22 10:52:00來源: 科技日報

  亞(ya) 洲水塔究竟有多少水?21日,記者從(cong)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經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ya) 洲水塔中的冰川儲(chu) 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wan) 億(yi) 立方米。

  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ya) 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wei) 亞(ya) 洲水塔。第三極地區的冰川、積雪、凍土、湖泊、河流等是亞(ya) 洲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冰川麵積約10萬(wan) 平方公裏,常年積雪麵積約30萬(wan) 平方公裏,多年凍土麵積約130萬(wan) 平方公裏,湖泊麵積約5萬(wan) 平方公裏。

  “為(wei) 弄清楚亞(ya) 洲水塔到底有多少水,我們(men) 對亞(ya) 洲水塔中的冰川儲(chu) 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了初步估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姚檀棟院士說。

  冰川儲(chu) 量取決(jue) 於(yu) 冰川的麵積和厚度。“目前,冰川麵積容易獲取,但大範圍開展冰川厚度實地測量的技術和手段仍然不足。”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鄔光劍說。根據實地觀測的代表性冰川厚度,利用冰川厚度模型,研究團隊初步估算第三極地區冰川的冰儲(chu) 量約為(wei) 8850立方公裏,換算成水量是約8萬(wan) 億(yi) 立方米。

  青藏高原是我國湖泊分布最為(wei) 集中的地區,麵積超過1平方公裏的湖泊數量約有1200個(ge) 。根據對麵積超過50平方公裏湖泊的實測結果,研究人員估算出青藏高原湖泊儲(chu) 水量約為(wei) 8150億(yi) 立方米。

  研究團隊還對發源於(yu) 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進行了估算。根據2018年度的觀測和遙感估算結果發現,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阿姆河、錫爾河、塔裏木河、伊犁河、黑河、疏勒河這13條主要河流的徑流量約為(wei) 6560億(yi) 立方米。

  “因此,亞(ya) 洲水塔區的冰川儲(chu) 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wan) 億(yi) 立方米。”姚檀棟說,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

  姚檀棟介紹,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充分利用現代化高新技術開展科考,比如係留浮空艇升空到7000米以上高空開展大氣水汽和汙染物傳(chuan) 輸過程觀測,直升飛機運載科考設備到極高海拔冰麵作業(ye) ,無人機搭載傳(chuan) 感器自動觀測冰川地形以及無人船巡遊測湖深與(yu) 湖底地形,大大提高了野外科考效率和科考水平。

  此外,科考隊還構建了保障亞(ya) 洲水塔水安全的“極目”監測預警體(ti) 係,包括“極目一號”係留浮空艇三維觀測體(ti) 係、“極目二號”冰崩災害監測預警體(ti) 係、“極目三號”冰湖潰決(jue) 災害監測預警體(ti) 係以及“極目四號”拉薩地球係統多維網等。這不僅(jin) 將深化對亞(ya) 洲水塔變化與(yu) 影響及應對的認識,而且將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防災減災提供科技支撐。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