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
圖為(wei) 實驗室內(nei) 的藏藥研究樣本。李江寧 攝
據青海省科技廳23日消息,日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zhuan) 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項目(以下簡稱實驗室)進行了驗收。專(zhuan) 家組對實驗室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評價(jia) 等次為(wei) 優(you) 秀,並對未來實驗室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據介紹,2017年以來,實驗室團隊持續開展唐古特白刺、細果角茴香、異葉青蘭(lan) 等20餘(yu) 種藏藥植物降血脂、降血糖、治療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抗炎、抗氧化物質基礎研究,分離鑒定化合物500餘(yu) 個(ge) 。篩選出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活性組分20餘(yu) 種,活性單體(ti) 化合物30餘(yu) 個(ge) 。
圖為(wei) 實驗室內(nei) 的藏藥研究樣本。李江寧 攝
同時,完成了塞隆骨中單體(ti) ET4治療骨關(guan) 節炎藥效作用及機製研究、藏藥細果角茴香中生物堿及其鎮痛抗炎活性作用機理研究、馬藺中原花青素降血糖活性及作用機製研究、胡蘆巴化合物改善地塞米鬆引起的線粒體(ti) 功能損傷(shang) 研究,以及獨一味中環烯醚萜苷抗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活性及機製研究。
記者了解到,實驗室著眼青藏高原地區人口與(yu) 健康的國家戰略需求,定位於(yu) 藏藥研發的應用基礎研究,針對製約藏藥發展的科學問題與(yu) 關(guan) 鍵技術,長期係統地開展藏藥基源、物質基礎、現代化關(guan) 鍵技術和藏藥新藥發現與(yu) 創製方麵的研究,為(wei) 藏藥研究發展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技+藏醫藥”開拓產業發展新途徑
時下,在雪域高原青海,科技正支撐藏醫運用現代工藝、數字化加工等手段,助推藏醫藥理論傳承、中藏藥材培育、藏藥新藥研發和二次開發等。[詳細] -
青海省有中藏藥資源1294種 種植和野生撫育麵積近20萬公頃
目前,青海省共有中藏藥資源1294種,其中,植物藥1087種,動物藥150種,礦物藥57種;中藏藥材種植範圍從最初的東部農業區已擴大到全省各市州,已建成唐古特大黃、羌活、秦艽、枸杞、甘草等多個規範化種植基地,種植和野生撫育麵...[詳細] -
探訪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藏藥標本中心 收集1500種藏藥
11月25日,記者探訪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藏藥標本中心。該中心分藏藥植物標本示教室和動物、礦物標本示教室,收集常用藥材、名貴藥材等1500種藏藥,藏藥一般分植物類、礦物類、動物類及水類、火類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