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鵝首次現身青海貴德濕地公園
圖為(wei) 疣鼻天鵝覓食。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供圖 攝
28日,記者從(cong) 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獲悉,該協會(hui) 鳥類觀測人員近日在位於(yu) 黃河上遊的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一隻疣鼻天鵝,此次也是在青海境內(nei) 首次拍攝到疣鼻天鵝影像資料。
疣鼻天鵝為(wei)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亞(ya) 地區和中國內(nei) 蒙古烏(wu) 梁素海是其主要的棲息和繁殖地。
圖為(wei) 疣鼻天鵝水麵休憩。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供圖 攝
“之前在青海省隻有文字記載,無照片和影像資料,這一隻疣鼻天鵝應該是‘迷鳥’,在青海現身,實屬罕見。同時,還觀察記錄到豆雁14隻,豆雁之前青海記錄隻是零星個(ge) 體(ti) ,成群豆雁也是首次記錄。”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會(hui) 長王艦艇介紹,根據多年連續監測數據顯示,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內(nei) 普通秋沙鴨、赤麻鴨等水鳥種群數數量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呈逐年上升趨勢;大天鵝、赤嘴潛鴨等種群數量基本保持穩定。
連續幾日,夕陽映照下的貴德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一片寧靜,潔白的疣鼻天鵝和大天鵝在清澈的水麵低掠捕食,時而在淺水裏遊來遊去,時而臥於(yu) 水麵之上,靜靜地欣賞周圍的景色,構成一幅美麗(li) 的山水畫卷。
圖為(wei) 疣鼻天鵝與(yu) 大天鵝。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供圖 攝
水鳥對濕地生態環境有著高度的敏感性,水鳥數量的變化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應著一個(ge) 濕地生態環境的好壞。近年來,當地官方持續開展濕地保護和恢複工作,隨著周邊民眾(zhong) 保護濕地意識的提升,貴德黃河濕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濕地公園內(nei)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黃河河心島成為(wei) 了野生動物尤其是各類水鳥的重要棲息地,吸引著眾(zhong) 多鳥類愛好者前往觀測欣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天鵝飛抵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濕地公園“越冬”
12月隆冬時節,在柴達木盆地都蘭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攝影師拍攝到前來“越冬”的大天鵝種群。[詳細] -
【生態文明@濕地】尋找冬日千姿湖的靜謐時光
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的千姿湖濕地公園景觀層次豐富,特色鮮明,沿黃河兩岸形成了眾多濕地,尤其是,貴德特有的五彩丹霞就圍繞著這片濕地,碧水丹山,宛若仙境。[詳細] -
冬季風景線:千姿湖變身“天鵝湖”
每到冬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境內的黃河清國家濕地公園千姿湖景區,成群的天鵝來到這裏“過冬”。這些“冬日精靈”為黃河濕地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風韻,成為生機盎然的“天鵝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