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區新能源供給助力牧區教育脫貧
圖為(wei) “國網青海電力偏遠地區新一代能源供給係統示範工程”為(wei) 海拔4300米的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帶來暖心關(guan) 愛。何炳勳 攝
29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瑪多縣被2021年的第一場大雪厚厚地覆蓋著,當天上午,瑪多縣室外氣溫已經低至零下25度,在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外的設備現場,國網青海電科院試驗人員馬潤生和孫峰正冒著極寒天氣對供暖係統戶外設備進行詳細的運行隱患檢查,以保障能源供給係統的平穩運行,為(wei) 新學期學校的持續供暖提供暖心保障。
在一牆之隔的校園室內(nei) 風雨操場裏,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家住學校附近的十多名藏族學生們(men) 在室內(nei) 籃球場上激戰正酣。室外天寒地凍,而室內(nei) 操場平均溫度已經達到零上15度,“以前沒有暖氣的時候,這裏麵冰冷冰冷的。今天外麵這麽(me) 冷,我們(men) 打了一會(hui) 兒(er) 籃球,身上都出汗了!”藏族學生多傑東(dong) 智一邊脫去外套,一邊開心地說。
圖為(wei) 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藏族學生正在學校風雨操場內(nei) 打籃球。何炳勳 攝
素有“黃河源頭第一縣”之稱的瑪多縣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年平均溫度在零下4攝氏度左右,每年取暖期長達11個(ge) 月,高品質電力及熱力供應成為(wei) 瑪多縣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得益於(yu) 國網青海電力在當地開展的“偏遠地區新一代能源供給係統示範工程”,2020年12月,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風雨操場通上了暖氣。
極寒、缺氧的惡劣高原氣候,讓來這裏的人都會(hui) 產(chan) 生不同程度的頭痛胸悶、呼吸困難等一係列高原反應。馬潤生和孫峰也不例外,雖然常年奮戰在高海拔地區,但每次現場作業(ye) 時仍然會(hui) 感到有些吃力。二人穿著厚厚的棉服,踩在厚厚的積雪上,一邊用已經結冰的手套清理著光伏板和管道、表計等設備上麵覆蓋的積雪,一邊目不轉睛地排查著安全隱患,生怕遺漏一處。
他們(men) 正在維護的這套係統,是基於(yu) 全清潔能源方式的熱電聯供綜合能源示範工程,通過集太陽能光伏光熱、槽式集熱、管式集熱、低溫相變儲(chu) 熱、儲(chu) 電為(wei) 一體(ti) 的方式,實現偏遠地區熱、電、儲(chu) 各級能源協同貫通、智慧控製,為(wei) 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供電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因此,保證這套係統在高寒、高海拔極端環境下安全、經濟、可靠運行,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
“這個(ge) 清潔供電供暖項目,有效改善了學校風雨操場的供暖設施,為(wei) 我們(men) 這樣偏遠地區的孩子們(men) 送來了溫暖,也是青海省清潔能源發展的一個(ge) 示範項工程,為(wei) 實現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脫貧提供了很好的幫助。”瑪多縣教育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範起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清潔能源讓黃河源頭牧民“暖起來”
以前生爐子取暖,醫院裏到處都是灰和煙味,現在通過黃河公司對取暖設備的改進,取暖效果更好、更加環保安全,病人的就醫環境也提高了……[詳細] -
三江源“綠電”賦能 助推綠色化轉型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近年來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三江源“綠電”為青海產業發展提供充沛清潔能源,也正助力青海產業結構朝綠色化方向轉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