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墓主身份基本確定
記者從(cong) 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專(zhuan) 家在2018血渭一號墓墓室內(nei) 清理出一枚刻有駱駝紋、古藏文的銀質印章,通過藏學專(zhuan) 家釋讀,結合敦煌吐蕃經卷等文獻記載,初步推斷2018血渭一號墓墓主為(wei) 吐蕃統治時期的一位吐穀渾王族。
圖為(wei) 2018血渭一號墓墓壙全景。新華社發(熱水聯合考古隊供圖)
近日,在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青海省文物局主辦,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協辦的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成果專(zhuan) 家論證會(hui) 上,來自全國不同學術機構的12名專(zhuan) 家學者對該墓的相關(guan) 文物及考古信息進行論證。
“印章印麵中央是一個(ge) 駱駝紋,兩(liang) 個(ge) 邊緣有一行古藏文,漢語意為(wei) ‘外甥阿柴王(阿夏王)之印’。”西藏大學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夏吾卡先告訴記者,從(cong) 形製來看,這是一枚吐蕃時期的印章,敦煌寫(xie) 卷中曾多次出現過類似的吐蕃印章,印麵中央有獅子、鳥、馬等動物圖案。
“吐蕃稱呼吐穀渾為(wei) ‘阿柴’,為(wei) 控製吐穀渾,吐蕃王室與(yu) 吐穀渾王室聯姻,形成了特殊的甥舅關(guan) 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建華說,根據墓室出土的金器、絲(si) 織物等,結合棚木樹木年輪測定,該墓的年代在8世紀中期左右(公元744±35年)。
圖為(wei) 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銀質印章。新華社發(熱水聯合考古隊供圖)
韓建華介紹,敦煌吐蕃經卷中的《阿柴紀年(殘卷)》記載:吐蕃墀邦公主嫁給吐穀渾王,她的兒(er) 子是莫賀吐渾可汗。“這與(yu) 墓葬的樹木測年基本吻合,同時也和墓葬出土人骨的年齡比較吻合,如果這種推斷正確的話,墓主人就有可能是莫賀吐渾可汗。”
熱水墓群位於(yu)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lan) 縣熱水鄉(xiang) 境內(nei) ,為(wei) 1996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現為(wei)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熱水墓群共有封土墓300餘(yu) 座,其中2018血渭一號墓被認為(wei) 是迄今為(wei) 止青藏高原發現的結構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級墓葬。
2018年至2020年,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該墓進行發掘,截至目前共出土金銀器、銅器、鐵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紡織品等各類文物1000餘(yu) 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麵世 出土鎏金王冠
2019年11月22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聚焦近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重要考古發現。泉溝墓地位於青海省烏蘭縣希裏溝鎮河東村泉溝周邊的山穀地帶,屬青海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詳細]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首次發現形製完整墓園建築係
青海省文物局22日披露,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間對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進行階段性考古發掘,首次發現形製完整的墓園建築係。 [詳細] -
青海“曬出”考古工作“成績單” 熱水墓群等在列
青海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牛軍8日在該省文物局長會議上介紹,2018年青海熱水墓群、絲綢之路南亞廊道(青海段)文化遺產調查工作等取得新成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