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瀕危物種馬麝在黃河源區有較完整連續棲息地
“通過一年多的調查,我們(men) 發現,黃河源區馬麝主要分布在阿尼瑪卿山脈的山坡區域和黃河峽穀兩(liang) 邊的林區,尤其是黃河峽穀兩(liang) 邊的林區內(nei) 形成較完整的連續棲息地,並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馬麝種群正在恢複。”青海環保組織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shu) 長阿旺5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2019年10月,由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和質蘭(lan) 基金會(hui) ,以及黃河源地區的多家保護組織聯合啟動實施黃河源馬麝保護項目,旨在填補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地區馬麝調查空白。
馬麝主要分布在不丹、尼泊爾、印度和中國四個(ge) 國家,在中國目前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東(dong) 部。由於(yu) 棲息地破壞和人類長期獵殺獲取麝香,其數量從(cong) 250萬(wan) 隻急劇下降至6萬(wan) 隻。在2002年10月被列為(wei)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wei) 瀕危物種。
據阿旺介紹,通過多種調查發現,馬麝不像其他的鹿類,它們(men) 有固定的家域。
“在調查區域內(nei) ,馬麝最主要的棲息地是山坡的灌木叢(cong) 和長滿柏樹鬆樹的林區,且都是在山坡區域,不管在進食、睡覺、奔跑,它們(men) 主要的活動區域在那些山坡上。”阿旺說,由於(yu) 黃河流域的峽穀地勢險陡,有密度大的柏樹和鬆樹林,對馬麝提供了較完整的棲息地。相對而言,現在馬麝種群在這樣的棲息地內(nei) 恢複的狀態比其他地方好,這些地區很大程度上是人類很難進入的地區(除了盜獵者),對馬麝來說是很隱蔽的避難所。
“對馬麝這類有經濟價(jia) 值的物種長期的保護,不僅(jin) 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民間積極參與(yu) 的監測行動和開展保護行動。”阿旺說,基於(yu) 此次調查,項目將會(hui) 分析該物種麵臨(lin) 的威脅和提出保護措施,下一步將通過多方合作開展保護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源地區瀕危物種馬麝保護項目啟動
“目前,國內馬麝的野外研究極少,保護行動更是由於缺乏本底信息而難以開展。”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長阿旺說,調查發現,目前對馬麝種群的威脅包括偷獵、棲息地破壞、肉食動物獵食、保護意識薄弱等。[詳細] -
攝影師野外近距離拍攝到馬麝
近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攝影師鬧布戰鬥在玉樹市巴塘鄉境內拍攝到馬麝活動影像,該物種生性機警,營獨居生活方式,晨昏活動,影像資料鮮有直接記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