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一組手繪,帶你走進高原野生動植物世界

發布時間:2021-03-04 09:05:00來源: 新華網

  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麵積502萬(wan) 公頃

  分為(wei) 青海和甘肅兩(liang) 個(ge) 片區

  青海片區總麵積158萬(wan) 公頃

  涉及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德令哈市

  4縣市17個(ge) 鄉(xiang) 鎮60個(ge) 村

  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等保護地

  也是在青海省建立的第二個(ge) 國家公園

  2021年3月3日是第八個(ge)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這個(ge) 節日屬於(yu) 我們(men) 身邊的自然“鄰居”

  一起來看看高原上這些“小精靈們(men) ”

  白唇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典型的高寒動物,棲息地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省份的高山草原地區。

  藏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小和赤狐相似,分布在海拔2000米至5000多米的高原地區,主要食物是鼠類,可以有效防治高原地區的鼠害。

  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cong) 分類上來說,豺屬於(yu) 犬科豺屬,是我國8種犬科動物之一,近10年來僅(jin) 在四川、雲(yun) 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有零星記錄。

  荒漠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所有貓科動物中僅(jin) 有的特有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wei) 瀕危物種,其通常棲息於(yu) 海拔2500米至5000米幹燥的高山與(yu) 亞(ya) 高山灌叢(cong) 、戈壁、草甸生境中。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啟動荒漠貓專(zhuan) 項調查以來,已頻繁記錄到荒漠貓活動的畫麵。

  兔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兔猻腳短,毛發很長、很厚,耳朵位置較低,有一副貌似是貓頭鷹的麵容,主要棲息於(yu) 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能適應高寒的環境。

  黑頸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wei) “鳥類大熊貓”,全球僅(jin) 有5000多隻。國際鳥類紅皮書(shu) 和瀕危物種公約將其列為(wei) 急需挽救的瀕危物種。

  雪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wei) “雪山之王”,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裏,經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

  岩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常棲息在海拔2100米至6300米之間的高山裸岩地帶,有較強的耐寒性。

  西藏盤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典型的山地動物,通常在半開曠的高山裸岩帶及起伏的山間丘陵生活,分布海拔在1500米至5500米左右。可可西裏的盤羊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山區的高寒荒漠環境中。

  在美麗(li) 的青藏高原上

  不僅(jin) 有玩耍嬉戲的“它們(men) ”

  在靜靜開花結果的“它們(men) ”

  青海杜鵑、羌活、沙棘……青藏高原是一個(ge) 巨大的植物“王國”,種類繁多、地理成分交錯、類型複雜、資源豐(feng) 富,並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由於(yu) 青藏高原的環境異質性很高,適於(yu) 植物生存的小環境、小氣候較多,為(wei) 植物就地演化成種提供了條件,高原之外的植物遷入青藏高原的途徑也較多。更為(wei) 重要的原因在於(yu) 植物本身,這裏的植物有一套適應環境的“生存之道”。

  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對維係和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調節區域氣候環境、緩衝(chong) 和遏製沙漠化、荒漠化蔓延的生態安全作用關(guan) 鍵。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yu) 氣候特征,為(wei) 各類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廣闊多樣的生息環境,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區獨一無二的生態係統,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國家重要的“高原物種基因庫”,也是野生動物棲息的“樂(le) 園”。

  提高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

  加強對瀕危動植物的保護意識

  珍惜我們(men) 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圖片由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hui) 提供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