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能源扶貧“照亮”脫貧奔康路

發布時間:2021-03-09 14:26:00來源: 四川日報

  3月4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撒瓦腳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現場,陽光灑在瓦藍色的光伏板和銀色架子上,熠熠發光。

  投產(chan) 一年,這個(ge) 光伏扶貧項目拿出所得收益的360萬(wan) 元,與(yu) 當地百姓共享光伏紅利,惠及金川縣109個(ge) 行政村、1064戶、3366人。“我們(men)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荒草山天天曬著太陽,沒有想到現在能‘曬’出錢了,比放牛放羊還要實在。”家住撒瓦腳鄉(xiang) 的胡伯剛開心地說。

  業(ye) 主及建設方國電投集團四川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撒瓦腳3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建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是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分為(wei) 阿拉學電站和八角碉電站兩(liang) 個(ge) 場址。發電銷售所得優(you) 先保證扶貧對象增加收入,項目每年支付扶貧款360萬(wan) 元,周期為(wei) 20年,總扶貧資金7200萬(wan) 元,極大助力當地百姓脫貧奔康。

  “將能源優(you) 勢變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讓群眾(zhong) 增收富口袋。”省能源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四川省不少貧困地區是風、光等新能源的富集區。“十三五”期間,四川省能源領域發揮行業(ye) 優(you) 勢,著力產(chan) 業(ye) 扶貧,把能源優(you) 勢變成“搖錢樹”,促進群眾(zhong) 增收脫貧,已累計建成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48.4萬(wan) 千瓦,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2.5萬(wan) 戶。

  “6年前我就買(mai) 了這個(ge) 大冰櫃,但是功率太大電壓跟不上,沒法用。現在電足了,用起來特別方便。”甘孜州理塘縣經營餐館的楊小豔說。餐館的供電質量實現質的飛躍,得益於(yu) 去年6月竣工的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如今,理塘縣7萬(wan) 群眾(zhong) 全部用上“大網電”。夜晚從(cong) 遠處眺望,點點燈光照亮這座“天空之城”,更照亮了紅火的日子。

  從(cong) “無電”到“有電”,從(cong) “用上電”到“用好電”,貧困地區用電條件大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全麵完成新一輪農(nong) 網改造升級工程和“三區三州”電網改造工程,共計完成投資近440億(yi) 元,完成37.9萬(wan) 戶136萬(wan) 人易地搬遷通電任務,88個(ge) 貧困縣農(nong) 村用電設施得到極大改善,19個(ge) 縣電力網架水平實現鞏固提升,15個(ge) 縣域電網與(yu) 主網聯係薄弱問題得到全麵解決(jue) ,實現涼山、甘孜、阿壩供電全覆蓋並達到國家農(nong) 村電網供電標準。

  村村通動力電,現代農(nong) 業(ye) 有了保障。涼山州木裏縣固增鄉(xiang) 利念村如今發展起黃牛養(yang) 殖業(ye) ,打草機、照明、取暖設備一應俱全,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讓村民們(men) 有了致富奔頭。“十三五”期間,四川省完成5382眼機井通電、1371個(ge) 自然村通動力電建設;全省農(nong) 村供電可靠率達99.7%、電壓合格率達99.6%,年均停電時間縮短為(wei) 17小時,民生供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涼山州農(nong) 村加工業(ye) 用電量增長26.57%、鄉(xiang) 鎮企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11.27%,甘孜州旅遊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17.73%,脫貧產(chan) 業(ye) 發展跑出“加速度”。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