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向總書記展示的兩張“大萌貓”,到底什麽來頭?
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一個(ge) 細節格外亮眼。
在會(hui) 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拿出兩(liang) 張照片,向習(xi) 總書(shu) 記展示了兩(liang) 種可愛的“貓”。
據記者了解,這兩(liang) 張照片上的“貓”分別是雪豹和荒漠貓,它們(men) 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兩(liang) 種“大萌貓”也是祁連山國家公園裏的“明星物種”。
2019年2月20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照片。
祁連山是中國版圖上最著名的十二大山係之一,它仿若一座伸向西部荒漠的“濕島”,阻擋著西部荒漠的蔓延,遏製了沙塵暴源區的形成,生態屏障作用明顯。
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青海片區總麵積1.58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等保護地。
孔慶菊說,過去由於(yu) 過度放牧開采,森林植被和草場退化,野生動物一度減少。現在通過生態治理,祁連山荒山變綠、風沙減少、河水變清。雪豹和荒漠貓歸來,反映出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這是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荒漠貓。宋大昭 攝
萌貓爭(zheng) 先“搶鏡”秀“全家福”
2020年7月3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zhuan) 項調查時,從(cong) 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畫麵。畫麵中一隻雌性荒漠貓看著4個(ge) “孩子”相互打鬧、嬉戲玩耍,4隻幼崽萌態十足。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科研監測科負責人高雅月說,這組珍貴的5隻荒漠貓同框畫麵,拍攝於(yu)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nei) 。除荒漠貓外,科研人員還監測到白唇鹿、馬鹿、高原鼠兔等珍稀動物。
專(zhuan) 家介紹,貓科動物理論上一胎可以孕育2-6隻,但由於(yu) 食物、環境等因素影響,實際能撫養(yang) 成功的最多2-3隻。此次調查到1隻雌性荒漠貓能成功撫育4隻幼崽的情況實屬罕見。
除了荒漠貓,搶著“上鏡”秀“全家福”的還有被稱為(wei) “雪山之巔王者”的雪豹,五隻雪豹同框畫麵拍攝於(yu) 2018年5月,拍攝地點同樣位於(yu)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nei) 。
2017年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連續開展了3年的雪豹調查監測工作,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潛在棲息地麵積為(wei) 4172平方公裏。
“看到越來越多雪豹個(ge) 體(ti) 出現在祁連山,既興(xing) 奮又驚喜,覺得一切的艱辛都值了!”高雅月說,幾年來,她和同事們(men) 全程參與(yu) 了青海祁連山地區雪豹監測工作。
她說,她們(men) 累計布設相機1100餘(yu) 台次,監測範圍5000平方千米,獲得雪豹照片及視頻3000餘(yu) 份,確定雪豹分布點95處,已識別雪豹個(ge) 體(ti) 55隻。
“通過三年監測,青海片區雪豹監測成果豐(feng) 富,3-4隻雪豹同框的畫麵多次出現,並攝到全球罕見、國內(nei) 首次出現的5隻雪豹同框視頻。這說明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雪豹種群繁殖力較強,區域內(nei) 食物鏈完整,生態係統健康穩定。”高雅月說。
2019年1月1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照片。
國家公園守山人
2018年底,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揭牌,標誌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步入新階段。
如畫的美景是祁連山饋贈給世界的禮物。為(wei) 了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一群人在“負重前行”。
蒙古族漢子才巴圖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德令哈管理分局雪山牧場管護站站長。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以來,坐落在甘、青邊界的雪山牧場管護站成為(wei) 他為(wei) 之奮戰的地方。
才巴圖說:“高原的深邃,雪山的肅穆、生靈的律動,無一不是自然對於(yu) 我們(men) 的恩賜。對於(yu) 生在高原、長在高原的我,我們(men) 秉持對自然的敬畏,心中永駐綠色希望。”
巡護路上大雪封山是家常便飯,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低溫裏,隊員們(men) 嘴裏不停地喘著粗氣,他們(men) 頻繁擦拭著額頭和睫毛上結成的冰珠,雙足卻要不斷在冰淩亂(luan) 石中前行。
戈壁小路的通向,小河的流向,哪裏會(hui) 有野生動物頻繁出沒,隊員們(men) 了然於(yu) 心。一本本巡護記錄,一雙雙巡護膠鞋見證了他們(men) 走過的崎嶇。
才巴圖說,沒有路,隊員們(men) 硬生生走出一條路來,隻為(wei) 內(nei) 心流淌著守護的熱血與(yu) 使命。作為(wei) 管護人員,他們(men) 有義(yi) 務去嗬護、去守望這片聖潔土地。
鄭偉(wei) 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硫磺溝管護站站長,穿著巡護服、佩戴紅袖章、手拿望遠鏡和巡護本是他工作的標配。平日,他們(men) 不僅(jin) 要做好當地森林、濕地、冰川資源的巡護日誌,在巡護沿線看到的岩羊、雪豹、藏狐等野生動物也都會(hui) 一一記錄。
“祁連山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產(chan) 流地,我們(men) 巡護線路多為(wei) 山大溝深的地方,有時吃飯都是問題。但夏季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露梅、銀露梅還有杜鵑花,還有不斷壯大的野生動物種群,感到特別開心!”鄭偉(wei) 國說。
這是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拍攝到的荒漠貓。熊吉吉 攝
將祁連山打造成“生態高地”
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之美造就百姓之福。如今“巍巍祁連山,高聳入雲(yun) 端。滔滔黑河水,環繞鬆柏間”的和諧畫麵正在高原大地徐徐展開。
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以來,政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yu) 修複。
54歲的馬玉林家住海北州祁連縣八寶鎮草達阪村,2007年起,他在家附近的一家石棉加工廠當機修工,當時,他們(men) 工廠加工的石棉源源不斷地運往湖北、四川等地。
“每天工人的勞動強度還是挺大的,雖然我們(men) 那時有著不錯的收入,但是石棉礦還是汙染環境,這對祁連山保護並不是一件好事。”馬玉林說,2014年,他工作的石棉廠被政府關(guan) 停。
藏族婦女卓瑪家就在原來的石棉廠旁。記者見到她時,卓瑪正包著頭巾擠牛奶,她的奶奶加子格在自家牧場曬太陽。卓瑪說,祁連縣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以前開礦,開石棉廠的老板特別多,但這些對牧民生活影響也很大。
“那時,隻要石棉廠開工,牧場附近全是灰色塵土。宰殺羊時,羊的腸子裏全是石棉渣子,現在經過治理後,我們(men) 這裏已成了遠近聞名的景區。”卓瑪說。
距離祁連縣城約10公裏的小八寶是該縣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樣板工程。如今,彎彎的河道、涓涓的流水河和遠處的雪山交相輝映,周圍成片的灌木林將這裏裝點得格外美麗(li) 。
祁連縣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郭銀良說,2017年起,該縣投入6.13億(yi) 元對項目進行綜合治理,從(cong) 無主礦恢複到破碎景觀治理,從(cong) 河流綜合治理到周邊農(nong) 村環境整治,政府正在盡最大努力還原祁連山原貌。
在對一些礦區進行關(guan) 停後,政府用回填方式在原地種上披堿草和冷地草熟禾等,用生態網箱和防洪措施等對河道進行疏浚,最後再用本地苗木進行綠化,達到“生態修複”和“再造景觀”的目的。
距祁連山縣城約80公裏的野牛溝鄉(xiang) 沙龍灘很多區域劃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沙龍灘草場麵積達110萬(wan) 畝(mu)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yu) 氣候原因和人為(wei) 活動,這裏近90萬(wan) 畝(mu) 土地成為(wei) 退化草場。
2015年起,當地利用祁連山生態保護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共投資3682萬(wan) 元,治理野牛溝鄉(xiang) 退化草場170萬(wan) 畝(mu) ,如今植被覆蓋率從(cong) 10%提高到80%,草場平均高度從(cong) 5厘米長到50厘米。
為(wei) 讓自然教育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裏,政府部門和環保機構多次舉(ju) 行“花兒(er) 與(yu) 少年”自然教育科考營。祁連縣創建首所“自然學校”以來,師生多次走進“自然學校”,開展“親(qin) 近自然,放飛夢想,心理減壓”戶外拓展,更多青少年成了“自然的孩子”。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說:“國家公園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綠色名片,祁連山國家公園將堅持以‘生態保護、生態科研、生態文化’三大高地建設為(wei) 統領,積極推進地球‘第三極’保護,為(wei) 打造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天天學習丨總書記提到的“中華水塔”背後有一段變遷故事
“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詳細] -
青海“95後”生態管護員為雪豹拍“寫真”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95後”生態管護員紮西達哇,近年來利用拍攝設備,相繼拍攝到一組雪豹的珍貴畫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