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助力低碳發展
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記者 薑峰 攝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柴達木盆地上,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正在運轉。記者 薑峰 攝
核心閱讀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九次會(hui) 議強調,我國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dang) 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事關(guan)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青海太陽能資源豐(feng) 富,風能可開發量可觀。為(wei) 把資源稟賦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當地通過技術引領、機製創新,著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同時結合鄉(xiang) 村旅遊、特色種植等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製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從(cong) 柴達木盆地到三江源,一排排風力發電機正不舍晝夜地運轉,一座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矗立在高原大地。青海結合本地優(you) 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走出一條生態友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風能、太陽能資源豐(feng) 富
日前,記者從(cong)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今年2月,青海省內(nei) 總發電量65.54億(yi) 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23.12億(yi) 千瓦時,占比達35.27%;新能源發電量26.27億(yi) 千瓦時,占比達40.09%,同比增長43.99%。
“這是新能源月發電量首次超過水電,目前已成為(wei) 省內(nei) 第一大發電電源。”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調度控製中心主任方保民說。
青海省風能可開發量可觀,太陽能資源也很豐(feng) 富。如何把資源稟賦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青海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著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奔騰的黃河水在這裏“沉靜”下來。曾代表我國水電工程最高水平的龍羊峽水電站,如壁佇(zhu) 立。“十三五”期間,這座水電站又增添了新動力——距離水電站50公裏的草原上,建有裝機容量達85萬(wan) 千瓦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原來,針對光伏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等問題,青海運用先進的水光互補調節技術,把這裏的光伏電送往龍羊峽水電站,將不穩定的光伏電調整為(wei) 均衡、優(you) 質、安全的穩定電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年發電量達14.94億(yi) 千瓦時,已經相當於(yu) 龍羊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的1/4。水電站的調峰調頻性能,也因光伏電站的互補作用提高了約三成。
技術領異標新,助推青海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不斷提質增速:2020年底,青豫直流工程全麵建成投運。這是世界首條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它的建設投運,有力支撐了青海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方保民介紹,僅(jin) 過去一年,青海電網就新增並網新能源場站87座,裝機容量達861萬(wan) 千瓦。
碳排放量低的“綠電”,得到更多使用
河湟三月,人勤春早。位於(yu) 西寧的青海東(dong) 川工業(ye) 園區,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正在檢查生產(chan) 狀況,公司車間一片忙碌。這家企業(ye) 是一家新能源產(chan) 品相關(guan) 材料供應商,每年的用電量高達20億(yi) 千瓦時。如今,這個(ge) 用能大戶隻要登錄青海電力交易平台,就可以自主選擇更經濟優(you) 惠的“綠電”——這得益於(yu)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積極組織省內(nei) 新能源企業(ye) 與(yu) 13個(ge) 行業(ye) 的95家工礦企業(ye) 參與(yu) 電力直接交易。
“通過使用‘綠電’多邊交易,企業(ye) 用能成本大幅降低,每年能節省電費幾千萬(wan) 元。”該負責人說,“由於(yu) 企業(ye) 選擇使用更多‘綠電’,產(chan) 品生產(chan) 過程中碳排放量大大降低,在國內(nei) 外市場上,這種產(chan) 品更具競爭(zheng) 優(you) 勢。”
進入“十四五”時期,在國家相關(guan) 政策引領下,青海省也提出了本省實現碳達峰的相關(guan) 目標。據介紹,接下來當地將通過全麵提升電網互聯互通能力、全麵提高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持續創新能源轉型青海實踐、全力拓展電能替代領域等措施,著力打造清潔發展新格局,不斷提升青海能源資源優(you) 勢向經濟優(you) 勢轉化的能力。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
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壽樂(le) 鎮昂麻村,巨大而平坦的山塬之上,大量的光伏板像是給大山戴上了“藍帽子”。
“這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是2019年夏天並網發電的,光伏板的數量超過10萬(wan) 塊。”青海省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宏成如數家珍:別看電站建在昂麻村,覆蓋範圍卻是樂(le) 都區的141個(ge) 村子。
原來,前幾年青海在全省8個(ge) 市州建設了40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光伏扶貧項目裝機總規模達73萬(wan) 千瓦,每年發電預期可產(chan) 生收益5.7億(yi) 元,惠及28.3萬(wan) 群眾(zhong) 。
針對地域遼闊的現實,青海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動新能源場站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數字化運維模式轉變。
“像這樣一座占地上千畝(mu) 的集中式光伏電站,需要的運維人員不多,線路損耗也大大節約。”張宏成算過一筆賬,運用先進技術,電站可以減少整體(ti) 運行成本40%以上,青海40座集中式光伏電站加起來,每年可降低運行費用約2000萬(wan) 元。
青海將光伏項目收益全部分配到村集體(ti) ,集中資源辦大事。“每年每個(ge) 村的光伏項目收益在30萬(wan) 元左右,其中六成將用於(yu) 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剩下的四成則作為(wei) 扶持資金,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帶動困難群眾(zhong) 穩定增收。”壽樂(le)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祁利德告訴記者,“我們(men) 正謀劃把光伏項目收益統籌到一起,因地製宜地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特色種植等產(chan) 業(ye) 。”
2020年,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達84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8.7%,清潔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89%。從(cong) 環保角度看,847億(yi) 千瓦時清潔電量,相當於(yu) 替代原煤3811萬(wan) 噸,促進減排二氧化碳6268萬(wan) 噸。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正為(wei) 青海的鄉(xiang) 村插上騰飛的翅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邁入新階段
2月份,青海省內總發電量65.54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23.12億千瓦時,占比35.27%,新能源發電量26.27億千瓦時,占比40.09%,同比增長43.99%。[詳細] -
青海格爾木:荒漠“綠能”發展風光無限
近年來,在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城郊,一個個“大風車”不分晝夜地旋轉,一排排淺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熠熠生輝,讓這片原本貧瘠的土地變得有聲有色。[詳細] -
青海省海西州實現白天全部清潔能源供電
青海省海西州州長孟海25日在該州十四屆人大七次會議上表示,柴達木地區實現白天全部清潔能源供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