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稻城縣:做好“+旅遊”文章 打造立體生態產業格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作為(wei) 四川旅遊名片之一,在繼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之後,2020年底,稻城亞(ya) 丁景區成為(wei) 國家5A級景區。
據了解,2020年以來,為(wei) 貫徹落實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hui) 精神,稻城縣以創建A級景區等品牌為(wei) 抓手,以“補短板、重生態、樹樣板、創5A級、做龍頭”為(wei) 總體(ti) 要求,加快建設景區軟硬件。同時,桑堆河穀-紅草地景區成功創建為(wei) 4A級旅遊景區。借助“稻城印象”文化旅遊品牌、“戶外天堂”山地旅遊品牌、中科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深度實施“文化+旅遊、體(ti) 育+旅遊、農(nong) 牧+旅遊、科技+旅遊”戰略,推進文旅產(chan) 業(ye) 恢複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截至2020年底,亞(ya) 丁機場通航城市達成都、瀘州、重慶、杭州、西安、珠海、廣州、廈門、昆明、康定等地,自通航以來旅客吞吐量1431368人次,保障航班架次15137架次。
據介紹,2014年以來,稻城縣依托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wei) 拔窮根、治窮病的最好藥方,在“+旅遊”上做文章,百姓腰包逐漸鼓了起來,截至2019年底,全縣接待遊客突破350萬(wan) 人次,旅遊業(ye) 對稻城GDP貢獻率超過52%、對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貢獻率超過64%、對稅收貢獻率超過73%。稻城縣貧困人口圍繞旅遊直接和間接年人均收入超過6100元,占總收入的64%,稻城群眾(zhong) 圍繞旅遊直接和間接人均增收超過10000元,占總收入的70%以上
稻城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長江上遊生態屏障責任,將旅遊規劃和生態規劃放進同一坐標係,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ti) 生態產(chan) 業(ye) 格局。實施“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築牢高原森林生態屏障、綠色通道生態屏障、城鄉(xiang) 村寨生態屏障和生物多樣生態屏障,新增國土綠化麵積2.4萬(wan) 畝(mu) ,林草覆蓋率達76.1%。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成功命名為(wei) 2019年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旅遊,已成為(wei) 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亞丁三大雪山同框 小村莊引來“攝友”紛紛打卡
麻格同村雖然2018年就脫貧了,但主要得益於交通條件改善,村民收入仍舊以蟲草、鬆茸為主。這樣的收入結構不利於鞏固脫貧成效。[詳細] -
盡覽雪山美景 這個村寨成打卡地
近日發布的“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麻格同村位列其中。這個距離縣城110公裏、隻有43戶人家的村子,走上旅遊扶貧之路。[詳細] -
四川甘孜:高原美景受青睞 多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國慶假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亞丁、丹巴美人穀和低海拔冰川海螺溝等景區,因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遊客自駕前去旅遊,昨天(3日),甘孜州多個景區迎來了客流高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