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塘:建犛牛園區 助牧區振興
圖為(wei) 建設中的犛牛園區
新利平台訊 3月24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禾尼鄉(xiang) 禾然尼巴村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工地,工人們(men) 正加緊鋼構牛棚施工。
給鋼構牛棚牆瓦打螺釘、把鋼構牛棚邊割平、搬運房屋建築施工器材……整個(ge) 園區建設有序進行。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由於(yu) 地處高寒,土建施工期還沒到,20多名工人正在為(wei) 建設鋼構牛棚和綜合辦公樓前期準備,預計4月10日,60多名工人全部進場後就可全麵開工,加快推進第一期工程。
圖為(wei) 工人給鋼構牛棚牆瓦打螺絲(si)
理塘縣是純牧業(ye) 縣,犛牛產(chan) 業(ye) 是農(nong) 牧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chan) 業(ye) ,也是今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產(chan) 業(ye) 。針對牧戶養(yang) 殖周期長、畜種退化現象嚴(yan) 重等問題,從(cong) 2020年開始,理塘縣探索建立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園區總規劃20萬(wan) 畝(mu) ,分三期建設,到2025年完成,規劃總投資8.17億(yi) 元。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以理塘為(wei) 發展核心,聯動巴塘、稻城等周邊縣,輻射川西南、滇西北、藏東(dong) 南、青南。
據了解,理塘縣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以“園區+基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牧戶”經營模式,按照“一心一廊、兩(liang) 帶四區”(“一心”即活畜交易大數據中心,“一廊”即無量河生態長廊,“兩(liang) 帶”即國道318產(chan) 業(ye) 發展帶和理章路產(chan) 業(ye) 發展帶,“四區”即優(you) 質牧草生產(chan) 示範區、標準化養(yang) 殖示範區、管理運營展示區、生態畜產(chan) 品加工區)的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著力打造一個(ge) 現代畜牧業(ye) 園區。園區融入“牧草生產(chan) 、犛牛育肥、綿羊育種、活畜交易、產(chan) 品加工、電商物流、牧旅融合”等內(nei) 容,助推牧區振興(xing) 。
據介紹,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由新成立的“理塘縣藏原牧業(ye) 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和管理,由公司自籌資金自行建設,建成後將按照公司實際投入資金(經結算審計後)的30%進行獎補。2020年正式啟動建設,主要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個(ge) ,預估投資1.03億(yi) 元。重點建設犛牛養(yang) 殖場35.53萬(wan) ㎡、育肥中心2.88萬(wan) ㎡、活畜交易及大數據中心6.68萬(wan) ㎡、飼草料基地3000畝(mu) 、牧旅文化宣傳(chuan) 牌和園區配套設施等。目前,園區主體(ti) 工程已完成80%,完成投資7000餘(yu) 萬(wan) 元。
“現在園區有1000多頭犛牛,年底爭(zheng) 取達到3000頭,牧民惜殺惜售觀念正逐步改變,縮短了出欄周期,將實現四季可出欄。”理塘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力爭(zheng) “十四五”期間將理塘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區域內(nei) 科技領先、產(chan) 業(ye) 完整、帶動作用顯著、示範效應明顯的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園區建成後,犛牛育肥出欄將達1萬(wan) 頭以上,年可實現綜合產(chan) 值2億(yi) 元,提供就業(ye) 崗位100個(ge) 。園區覆蓋該縣禾尼、曲登等牧業(ye) 鄉(xiang) 鎮7個(ge) ,5800餘(yu) 戶、2.2萬(wan) 名牧民。(新利平台 通訊員/葉強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理塘:4萬餘農牧民告別喝“渾水”
理塘縣農村安全飲水項目改變的不光是農牧民不再喝“渾水”和用上方便的安全水,也提高了農牧民的生活質量。[詳細] -
四川理塘:保護河流 從幼兒抓起
每年的3月9日是全國保護母親河日。2021年3月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高城鎮幼兒園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河流”開展了相關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