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園多舉措打造數字經濟
圖為(wei)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內(nei) 的光伏基地。(資料圖) 孫睿 攝
記者12日從(cong) 青海省格爾木市官方獲悉,今年,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進一步強化數字技術在政務、數字園區、智慧園區、生態環保、安全生產(chan) 等領域的應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局麵。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地處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西南部、巍巍昆侖(lun) 山下,區域周邊礦產(chan) 資源富集、自然資源獨特。該園區規劃麵積為(wei) 120平方公裏,主要由45平方公裏的昆侖(lun) 重大產(chan) 業(ye) 基地和75平方公裏的察爾汗重大產(chan) 業(ye) 基地組成。目前,園區現有注冊(ce) 企業(ye) 517家,基本形成了以鹽湖化工為(wei) 核心,融合油氣化工、煤化工、金屬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等多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管委會(hui) 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該園區不斷完善5G等新基建,推進智能製造、工業(ye) 互聯網等,賦能鹽湖、冶金、油氣和先進裝備等工業(ye) 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加快推擠光纖入戶到企,不斷提升寬帶基礎設施服務能力。並積極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通過雲(yun) 平台、大數據分析共享和工業(ye) 技術軟件化,打通工業(ye) 上下遊產(chan) 品從(cong) 需求分析、產(chan) 品設計、研發、柔性生產(chan) 製造、供應鏈、金融等關(guan) 鍵環節,實現從(cong) 企業(ye) 到產(chan) 業(ye) 的互聯互通,提高工業(ye) 產(chan) 品各個(ge) 環節工作效率。
同時,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建設智能鹽湖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及“互聯網+工業(ye) 運行監測”“互聯網+工業(ye) 創業(ye) 創新”“互聯網+招商引資”係統發揮實效,促進循環利用,協同製造,形成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e) 與(yu) 工業(ye) 企業(ye) 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麵,打造智能鹽湖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示範工程,推進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鹽湖行業(ye) 、重點企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有力推動鹽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
此外,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還提升大型企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創新和應用水平,實施底層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互聯工廠和全透明數字車間,形成智能化生產(chan) 、網絡化協同、個(ge) 性化定製和服務化延伸等應用新模式。支持企業(ye) 開展製造生產(chan) 線智能化和綠色技術改造,推動低成本、模塊數字化設備和係統的部署應用,打造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產(chan) 線、智能工廠,實現全過程的數字化管控。
目前,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格爾木工業(ye) 園數字經濟重點項目“智能鹽湖”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中國鹽湖資源綠色循環利用“互聯網+協同製造”服務支撐平台財務係統已升級上線運行,智能采收係統完成總進度70%,加工廠自控係統升級改造工程完成總進度35%,預計全年完成投資0.5億(yi) 元;青海鹽湖元通鉀肥有限公司鹽湖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及應用示範項目車間自動化完成90%,信息化界麵已基本建成,全年預計完成投資0.2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多措施向“示範區”邁進
今年以來,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持續多點發力,加快向柴達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範區邁進。[詳細] -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多措施向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區邁進
自試驗區成立以來,循環經濟產業體係逐步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成為推動海西乃至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