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在路上,品味民族團結的芬芳
十八大以來,全國多地高速公路建設向少數民族地區傾(qing) 斜。穿過廣大民族地區的一條條高速公路,是致富路、文明路,也是民族團結路。
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道路一直是製約當地發展的最大瓶頸,多少年來,當地百姓向往能有一條接通成都平原的高速公路。
汶馬高速自2018年底建成通車以來,結束了阿壩州州府馬爾康不通高速的曆史。自此,馬爾康到省會(hui) 成都的車程縮短至3個(ge) 半小時。
圖為(wei) 汶馬高速。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最近電話都接不過來,五一假期太火熱了。”桃坪羌寨被譽為(wei) “羌族建築藝術的活化石”,就在汶馬高速不遠處。村民陳碩在這裏經營著一家餐廳,汶馬高速全線貫通後,店裏的客人立馬多了起來。
甘堡藏寨、畢棚溝、古爾溝溫泉、鷓鴣山滑雪場、卓克基土司官寨……分布在汶馬高速沿線的數十個(ge) 旅遊勝地,聚力打造獨具特色的藏羌民族風情走廊。
“以前遊客大多聚集在東(dong) 麵的九寨溝等景點,很少到西邊來。汶馬高速通車後,徹底改變了阿壩州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東(dong) 強西弱的局麵。”阿壩州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副局長董良表示,這大大盤活了阿壩州豐(feng) 富的文旅資源,加快形成全域旅遊新格局,“我們(men) 要用好高速公路資源,幫助當地農(nong) 牧產(chan) 品轉化為(wei) 旅遊商品,增加農(nong) 牧民的收入。”
羌族同胞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羌寨進行推杆比賽。新華社 何海洋 攝
沿著汶馬高速行駛,但見道路全線的收費站、服務區建築以及沿途的構築物,都融入了藏羌民族元素。“我們(men) 設計之初就將交旅融合作為(wei) 重點。駕乘人員可全程體(ti) 驗古老民族文化與(yu) 現代建築藝術的交融。”四川交投藏高汶馬公司副總經理李龍確說。
記者了解,在建設和運營期間,汶馬高速吸收了不少當地少數民族群眾(zhong) 就業(ye) ;沿途服務區也引入當地農(nong) 牧產(chan) 品和手工業(ye) 者進駐,幫助少數民族百姓增收致富。
保瀘高速、美麗(li) 公路南延線與(yu) 怒江(從(cong) 左到右)。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一條條高速公路,猶如遊動的“金線”,將一個(ge) 個(ge) 少數民族地區編織進全麵小康的畫卷中——
在怒江大峽穀深處,保瀘高速飛越橫斷山脈,徹底結束雲(yun) 南怒江州沒有高速公路的曆史,53萬(wan) 怒江各族兒(er) 女走上康莊大道;
在湘桂黔地區,廈蓉高速、包茂高速連接起沿線少數民族地區,多地抱團共拓旅遊市場;
在青藏高原,共玉高速穿越多年凍土區,讓青海與(yu) 西藏、四川等周邊地區協同發展,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俯瞰穿越戈壁的京新高速公路額濟納旗段。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在新疆地區,京新高速建成通車,新疆到北京的行車裏程縮短1300公裏,極大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穿越戈壁、沙漠自駕遊亦成為(wei) 新景觀……
這些高速公路,擴大了少數民族地區“朋友圈”,串聯起多民族多彩生活,成為(wei) 奔向小康路上的一道靚麗(li) 風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阿壩州聚焦基礎設施補短板 加快建三大“高速公路”
近日召開的阿壩州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進“交通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電力高速公路”建設,深化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詳細] -
四川藏區交通巨變 高原“天路”通達四海
如今,曆經5年建設的雀兒山隧道早已正式通車,打通了川藏北線的天險瓶頸,來往車輛隻需十多分鍾就可翻越雀兒山。高原“天路”的巨變背後,是多年來四川藏區交通建設的持續努力。[詳細] -
四川省甘孜州步入“高速公路時代”挑戰與機遇並存
“高速沒通的時候,我在門口擺個小攤賣水果,一年下來能掙三、四萬元(人民幣,下同),但現在一個人都沒了。”春節前夕,站在大渡河畔的自家門口,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烹壩鎮沙灣村村民賈生豔有些苦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