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涉藏州縣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縣域存貸提升至42.50%
記者7日從(cong)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青海監管局(以下稱“青海銀保監局”)獲悉,青海涉藏州縣逐年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縣域存貸從(cong) 2015年末的19.82%提升至42.50%。
青海涉藏州縣是中國除西藏自治區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區,中國10個(ge) 藏族自治州中6個(ge) 分布在青海境內(nei) 。
青海銀保監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倪金乾介紹,青海省部分縣域的金融資源極其有限,大部分縣隻有農(nong) 行、農(nong) 商行、郵儲(chu) 機構的網點,部分縣隻有農(nong) 商行一家網點,並且當地銀行所吸收的各類資金多數通過係統上存或異地貸款等方式流向城市和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資金外流現象明顯。
2015年末,青海有8個(ge) 縣(統計口徑共39個(ge) 縣)的存貸比低於(yu) 10%,都集中在青南涉藏地區的黃南、果洛、玉樹,最低的果洛州久治縣僅(jin) 為(wei) 0.41%。針對這種情況,青海銀保監局錨定青南涉藏地區作為(wei) 信貸補短“核心區”,製定存貸比提升計劃,實施重點監測、定向考核,督促其逐年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通過多年的努力,青南涉藏地區縣域存貸比從(cong) 2015年末的19.82%提升到42.50%,增幅最大的玉樹曲麻萊縣從(cong) 2015年末的4.25%提升到70.93%,增加了66.68個(ge) 百分點。久治縣從(cong) 2015年末的0.41%提升到了31.02%,可以說成效十分顯著。”倪金乾說。
曲麻萊縣位於(yu)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素有“江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2015年以來,農(nong) 行曲麻萊縣支行推廣“惠農(nong) e貸”“蟲草貸”等特色信貸產(chan) 品,支持草地生態畜牧業(ye) 發展,為(wei) 農(nong) 牧民蟲草采挖、牛羊養(yang) 殖提供資金支持,帶動農(nong) 牧民實現了增收致富。該行貸款餘(yu) 額從(cong) 2015年末的784萬(wan) 增長到2020年末的3.46億(yi) 元,實現了43倍的增幅,存量貸款中農(nong) 戶生產(chan) 經營性貸款占比達53%。
班瑪縣位於(yu) 青海省果洛州東(dong) 南部,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果洛農(nong) 商行班瑪支行積極支持當地農(nong) 牧民發展青稞種植、犛牛養(yang) 殖、牛羊肉深加工、民族文化旅遊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支持失業(ye) 人員、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創業(ye) 就業(ye) ,在當地累計投放貸款1.63億(yi) 元,貸款餘(yu) 額較2015年增長27倍,有效改善了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
2021年,青海銀保監局綜合考慮青海省縣域存貸比平均水平、存貸比提升空間、存貸比監管指標、縣域有效信貸需求等因素,在全省範圍內(nei) 選取了存貸比低於(yu) 50%的12個(ge) 縣和存貸比低於(yu) 40%的42個(ge) 基層銀行開展“信貸補短”工程,督促銀行機構合理製定存貸比提升計劃,鼓勵機構逐步增加信貸投放量,提高縣域信貸資金適配性。
倪金乾表示,下一步,青海銀保監局將繼續把縣域“信貸補短”工程作為(wei)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抓手,強化監管引領,結合當地產(chan) 業(ye) 規劃,按照縣域、銀行兩(liang) 個(ge) 維度統籌製定存貸比提升計劃,破解縣域發展資金瓶頸,引導資金回流農(nong) 牧區,最大程度地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信貸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實現涉藏州縣基礎金融服務“兩個全覆蓋”
記者6日從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青海監管局(以下稱“青海銀保監局”)獲悉,青海實現涉藏地區銀行業基礎金融服務行政村和保險業基礎金融服務鄉鎮“兩個全覆蓋”。[詳細] -
青海省黃南州加速推進金融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黃南州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金融扶貧各項決策部署,不斷強化金融扶貧工作機製,提升服務水平,壓實攻堅責任,精準對接施策,聚力助力全州脫貧攻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