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員超寶:我要做一輩子“守綠人”
“站在山腳下抬頭看,滿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鬆樹和柏樹,太漂亮了。”41歲的藏族護林員超寶翻著幾大本護林日記介紹家門口的這片原始森林,滿臉都是驕傲的神氣。
日記裏照片上滿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東(dong) 傾(qing) 溝鄉(xiang) 東(dong) 柯河村的景色。山巒重疊,峽穀交錯,村民們(men) 在此放牧、生活,超寶家是其中一戶。
圖為(wei) 護林員在清理草叢(cong) 中的垃圾。(圖片由瑪沁縣東(dong) 傾(qing) 溝鄉(xiang) 政府提供)
“沒了山林保護,地皮就會(hui) 裸露,生態環境就會(hui) 惡化,保護好森林就是保護我們(men) 的家園。”山川林間嬉戲的童年是超寶難忘的美好記憶,用自己的力量,杜絕一度出現的盜伐樹木、盜獵野生動物等現象,是他長大後的理想。
2000年,超寶和140名東(dong) 柯河村的村民一起加入護林員隊伍,守護家鄉(xiang) 這綿延20多公裏、占地52萬(wan) 畝(mu) 左右的天然林區。從(cong) 此,每隔幾天,他就要帶上滅火器、手電筒、照相機、帳篷和簡易食品,騎摩托車進山巡護,一待就是四五天。
圖為(wei) 護林員給救助的馬鹿上藥。(圖片由瑪沁縣東(dong) 傾(qing) 溝鄉(xiang) 政府提供)
護林工作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以前的重點是製止盜伐盜獵,現在還需要觀察記錄野生動物和原始林木的生長狀態,清理垃圾、遏製潛在火源、看護水源地等。近幾年,清理垃圾的任務很繁重,飲料瓶、塑料袋都要一一撿拾,遇到風天還要四處追著跑。“巡山很辛苦,也很孤獨,風餐露宿,風雨無阻,但為(wei) 了守護好家鄉(xiang) 的青山綠水,多苦多累都願意。”超寶說。
東(dong) 傾(qing) 溝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崗昂卓瑪介紹,由於(yu)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近兩(liang) 年來,鄉(xiang) 裏的護林員已經數次拍攝到白唇鹿、棕熊、雪豹、斑頭雁等野生動物。
圖為(wei) 護林員在巡山途中。(圖片由瑪沁縣東(dong) 傾(qing) 溝鄉(xiang) 政府提供)
日益美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更多群眾(zhong) 自願加入巡山、護林的隊伍。瑪沁縣35個(ge) 村莊8個(ge) 社區分別成立了環境保護工作組,與(yu) 每家每戶簽訂環保責任書(shu) ,進村入戶開展環保宣傳(chuan) ,組織村民清理垃圾。至今,瑪沁縣共有管護員2358人,護林麵積達557.21萬(wan) 畝(mu) 。
晨光熹微,沿著澄澈明淨的東(dong) 柯河,護林員超寶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巡護工作。他說:“隻要身體(ti) 允許,我要做一輩子‘守綠人’,盡職盡責守護好黃河源頭的每一條小河,每一棵樹,每一株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卡戳”的深情堅守——記“最美生態護林員”賈尼瑪
賈尼瑪多年來憑著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雙腳踏遍了鬆多林場的山山水水,常年穿梭在深山密林中,圓滿完成了各項護林工作任務,在平凡的生態護林崗位上發揮了不平凡的作用。[詳細] -
生態護林員聶文強:給子孫後代留下美好家園
聶文強介紹,現在通過生態管護,自然生態環境大為改善。“保護好這裏的一草一木,就是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家園,就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好家園。”[詳細] -
護林員切群加:26年如一日 守護一方綠色
今年44歲的切群加是同德縣河北鄉本地人,1993年參加工作成為河北林場的護林員。他一守26年,如今已是河北林場副場長,經曆了林場多次變遷,也見證了林場成為生態保護重地的過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