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中科院構建柴達木盆地北緣湖泊多源信息觀測平台

發布時間:2021-05-20 11: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9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獲悉,日前,在青海省創新平台建設專(zhuan) 項資金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青海省鹽湖地質與(yu) 環境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完成柴達木盆地北緣(簡稱柴北緣)“資源型”和“生態型”湖泊多源信息觀測平台相關(guan) 觀測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該平台觀測數據將為(wei) 鹽湖生產(chan) 安全、基礎設施保護等多方麵提供科學依據。

  鹽湖是中國西部特色礦產(chan) 資源之一,也是生態環境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柴達木盆地是中國鹽湖資源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區,其中鉀、鋰、鎂、硼等鹽湖資源儲(chu) 量均位中國前列,潛在經濟價(jia) 值巨大,關(guan) 係國家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資源安全和戰略安全,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yi) 。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水量增補背景下,柴北緣受祁連山水係補給的多個(ge) 湖泊(鹽湖)湖麵明顯上漲,如蘇幹湖、大小柴旦湖、可魯克-托素湖等,且部分鹽湖淡化,如尕海、柴凱湖和柯柯湖。隨著柴達木盆地氣候暖濕化,湖泊或鹽湖入湖水量增加,勢必引起資源開發模式和湖泊生態係統的變化。

  據該團隊介紹,柴北緣山前湖泊可分為(wei) 兩(liang) 種類型,一類是“資源型”湖泊,如馬海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柯柯湖,主要富集鉀、硼、鋰和石鹽等資源,另一類是“生態型”湖泊,如蘇幹湖、可魯克湖、托素湖、尕海、希裏溝湖,是主要的濕地生態保護區。

  隨著水量增補和湖麵擴張,“資源型”湖泊湖水淡化和資源品位下降,“生態型”湖泊周邊動植物群落和生態係統變化,部分湖泊湖麵上漲已開始危及周邊道路和公共基礎設施,湖泊外溢還將影響周邊鹽湖資源開發。迄今為(wei) 止,中國對柴北緣鹽湖湖麵擴張及其資源環境響應過程研究較為(wei) 薄弱,且湖水上漲對沿線公共基礎設施影響風險評估及預警機製尚未建立。因此,加快構建柴北緣典型鹽湖湖麵擴張-外溢預警評估及其對鉀硼鋰鈹資源影響的多源信息平台,是當下及未來鹽湖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迫切需求和有力保障。

  該項目初步選取托素湖、可魯克湖、小柴旦湖、蘇幹湖四個(ge) 湖泊進行氣象和水位觀測設備架設,對湖泊所在區域風速、風向、降水量、蒸發量、溫度、湖泊水位和月尺度鹽湖資源元素變化等多個(ge) 相關(guan) 因子進行觀測和室內(nei) 分析。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