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繪就美好生活
【幸福故事】
“戶戶有畫師,人人能做畫”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吾屯村聲名在外。從(cong) 村子一路走下來,是一座座熱貢畫院、唐卡傳(chuan) 習(xi) 所。
熱貢藏語意為(wei) “金色穀地”,是指同仁市隆務河畔的穀地,數百年來,這裏因唐卡卷軸畫素有“藏畫之鄉(xiang) ”的美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南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是第一個(ge) 在吾屯村創建唐卡畫院的畫師,這裏目前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畫院也是學習(xi) 場所。來自各地的學員坐在墊子上,雙指握筆在不同的教室裏進行創作:有的在勾草圖,有的在暈染,有的在上色……“繃布、磨布、打格、取線、起稿、上色、暈染、拉線條、拉金線……一道道程序,一幅唐卡作品往往需要師傅帶領徒弟共同合作才可以完成,少則幾個(ge) 月,多則數年。”娘本告訴我們(men) 。
熱貢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燦爛,自古就有畫唐卡的傳(chuan) 統。懵懂的年紀,受到村裏老畫師的影響,娘本喜歡上了畫唐卡,後來師從(cong) 青海第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郎,他才正式走上研學唐卡的藝術之路。
在他求學時,熱貢唐卡還未有如今的盛名,而現在,熱貢唐卡早已蜚聲海內(nei) 外。2009年,唐卡、堆繡、雕塑等一起作為(wei) “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文化脫貧、學習(xi) 致富在我們(men) 這裏已經不是什麽(me) 不可能了,這裏的眾(zhong) 多農(nong) 牧民都靠學習(xi) 唐卡手藝脫貧致富了。”娘本指著遠處說,“那都是他們(men) 蓋的新房子。大家都說我們(men) 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繪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以前我們(men) 村裏的幾十個(ge) 藝人,培養(yang) 了我們(men) 熱貢地區的幾百個(ge) 藝人,而我們(men) 這代幾百個(ge) 藝人又培養(yang) 了三萬(wan) 多從(cong) 藝人員。”娘本帶的徒弟中有九位也已成了省級工藝美術師。他說,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工作的重視,熱貢唐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你建了這麽(me) 大一個(ge) 藝術館嗎?”熱貢畫院剛建起來的時候,娘本帶父親(qin) 過來。曾經以為(wei) 喝上奶茶、吃上月餅就是再美不過的父親(qin) 沒想到生活還可以更好。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娘本自己都不敢想象。他常會(hui) 對學畫的年輕人說:“一定要珍惜當下,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唐卡作為(wei) 文化產(chan) 品,要帶動這裏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需要我們(men) 走出自己的藝術之路。”
建立畫院也是師傅夏吾才郎的心願。“現在,我們(men) 共同的心願達成了,熱貢畫院也是地方上第一個(ge) 建的傳(chuan) 習(xi) 中心。”娘本說,如今四周的畫院也是一座接一座建起來了。
2006年到現在,畫院一直免費接收一些家庭有困難的孩子。學生中有的已成為(wei) 州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這是做老師最為(wei) 欣喜的事情。
傳(chuan) 統的唐卡以藏文化曆史和佛教經典所述為(wei) 主要內(nei) 容,在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技藝的基礎上,娘本在內(nei) 容題材上做了不少嚐試,創作了《文成公主進藏》《藏漢一家親(qin) 》等作品。“我自己的繪畫是工筆畫和唐卡結合在一起,我們(men) 必須要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傳(chuan) 承千年。”娘本一次次將他和學生的作品帶出青海,從(cong) 雪域高原走向更遠的世界。
根是不變的。“那就是顏料,唐卡用礦物研磨成顏料。”娘本介紹,唐卡顏料的原色隻有十幾種,在研磨的過程當中,調配出各種色階的顏色,每一過程都在考驗畫師的功底和能力。現在,學生是他最好的助手。目前,娘本和學生們(men) 正在創作的是一幅《千裏江山圖》。
學習(xi) 是不停歇的。淘到的、買(mai) 來的繪畫書(shu) 籍娘本會(hui) 介紹給徒弟們(men) 。畫室裏,他和徒弟們(men) 各自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聲響,以他們(men) 獨有的語言,與(yu) 自己的信仰溝通,與(yu) 這個(ge) 時代對話。在這片金色穀地之上,嶄新的生活從(cong) 唐卡藝人的筆端落到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同仁:熱貢藝術鋪就幸福路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以唐卡、堆繡、雕塑為主的“熱貢藝術”蜚聲國內外,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也是繼閩南文化、徽州文化後國務院批準的第三個文化生態保護區。[詳細] -
市場有活力 發展有動力(大數據觀察)
近年來,在商事製度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國市場主體數量節節攀升,新設企業速度明顯加快。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