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高原戰“蟲”醫療隊15年守護肝病患者健康

發布時間:2021-06-23 11:04: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坐落於(yu)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西側(ce) ,已有上百年曆史,是中國最知名的醫院之一。每天,成千上萬(wan) 的患者從(cong) 各地來到這裏就診。

   不久前,一名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36歲晚期包蟲病患者,在這裏成功完成了離體(ti) 肝切除聯合自體(ti) 肝移植術,出院後恢複了正常生活。

   這是華西醫院王文濤教授團隊完成的第100例離體(ti) 肝切除聯合自體(ti) 肝移植術。據了解,這一“巔峰級”的外科手術,目前世界上僅(jin) 有極少數醫學中心及團隊能開展,王文濤及其團隊是這一巔峰領域的佼佼者。

   15年來,王文濤及其團隊致力於(yu) 包蟲病防治攻堅,為(wei) 甘孜州包蟲病患者進行複雜手術超過200台,指導當地醫生完成手術超2000台,他奔忙於(yu) 雪域高原的身影,被藏族群眾(zhong) 譽為(wei) “高原上最美麗(li) 的格桑花”。

   作為(wei) 醫生我應該為(wei) 他們(men) 做一點事情

   2020年,康定。甘孜州人民醫院手術室外,四郎巴珍一直搖著手裏的轉經筒,為(wei) 患包蟲病正在接受手術的兒(er) 子細洛祈禱。

   她不知道的是,兒(er) 子正在接受的手術是“全球最為(wei) 複雜的肝膽手術”(把細洛的肝髒從(cong) 身體(ti) 中取出,在體(ti) 外將被包蟲侵蝕部分肝髒切除,最後再將肝髒移植回細洛體(ti) 內(nei) );讓她安心的是,為(wei) 細洛主刀的醫生是從(cong) 成都專(zhuan) 程趕來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髒外科及肝移植中心副主任王文濤教授。

   13個(ge) 小時的手術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多年來懸在四郎巴珍一家心上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於(yu) 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總麵積15萬(wan) 多平方公裏。這裏地廣人稀,海拔高,自然條件較為(wei) 惡劣。2006年,王文濤第一次到甘孜州巡回義(yi) 診。他看到因為(wei) 基層醫院的醫生底子薄、醫療水平不高等原因,當地很多包蟲病患者飽受病痛折磨,得不到有效救治。

   “當時的情況是老百姓發現了病情也不治療,他們(men) 認為(wei) 治也治不好,當地醫院確實也沒有辦法治,這就成了惡性循環。”王文濤回憶起第一次到甘孜州義(yi) 診時見到的景況。

   此後,王文濤心裏一直裝著高原上的包蟲病患者。15年來,他利用各種機會(hui) 上高原為(wei) 患者診治。近5年來,他更是幾乎每個(ge) 月都要去一次甘孜州。

   包蟲病分為(wei) 囊型和泡型,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guan) 資料,未經治療的泡型包蟲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達94%,被稱為(wei) “蟲癌”。甘孜州石渠縣的發病率曾一度高達12.09%,包蟲病成為(wei) 當地人因病致貧的重要原因,是他們(men) 脫貧奔小康路上的巨大“絆腳石”。

   “包蟲病目前沒有特效藥,隻能靠手術來治療。”王文濤說,患者絕大多數來自涉藏地區,一般來就診時已是中晚期,意味著患者大部分肝髒已被侵蝕,無法采用傳(chuan) 統的肝切除術進行治療,以前隻有通過肝移植才能徹底治愈。

   “看到患者和家屬絕望的目光,我就在想,我要為(wei) 他們(men) 做點什麽(me) 。”從(cong) 那以後,王文濤便和“蟲癌”鬥上了。他時常利用休息日到甘孜州人民醫院指導當地醫生開展手術,進行包蟲病預防宣講等等。他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堅,成功掌握了“體(ti) 外肝切除、自體(ti) 肝移植”技術,即把患者的肝髒拿出體(ti) 外,切掉病變部位,再將剩餘(yu) 的肝髒修補後植回體(ti) 內(nei) 。

   2020年,記者隨王文濤一同前往甘孜州人民醫院為(wei) 包蟲病患者進行診療。清晨七點從(cong) 成都出發,曆時三個(ge) 半小時車程到達甘孜州人民醫院。到達後王文濤一刻也沒有休息,穿上白大褂就與(yu) 當地醫生一起進病房查房。

   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是王文濤的“老相識”,他們(men) 早早準備好病曆、CT片等資料,等待王文濤的到來。

   查房完畢,王文濤便開始為(wei) 患者做手術。由於(yu) 高原反應,王文濤一邊吸氧一邊操作,一做就是十多個(ge) 小時。

   與(yu) 王文濤搭檔了十多年的華西醫院手術室護士覃燕說:“王老師的藏族病人很多,病人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2017年11月,我第一次隨他到甘孜州做手術,印象非常深刻。那天他一大早從(cong) 成都趕過去,到了醫院直接進手術室,吸著氧氣做了18個(ge) 小時手術,走出手術室已是淩晨三點多。那個(ge) 病人叫擁章,是一個(ge) 20歲左右的女孩兒(er) ,她們(men) 家6口人有4個(ge) 患上包蟲病,她痊愈出院的時候我們(men) 特意為(wei) 她舉(ju) 行了儀(yi) 式。”

   華西醫院肝髒外科護士長吳孟航說:“王老師心裏想的全是病人,對他們(men) 的關(guan) 心無微不至。他親(qin) 自編寫(xie) 了包蟲病患者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藏漢雙語宣教單,把例如術後可以嚼口香糖幫助腸功能恢複這樣的小細節都寫(xie) 了進去,病人都非常信任他、依賴他!”

   把奉獻擺在頭等位置一身絕技盡授徒

   甘孜州人民醫院包蟲病治療中心主任陳穎告訴記者:“2016年11月9日,這個(ge) 日子我永遠不會(hui) 忘記。那天王老師在州人民醫院曆時18個(ge) 小時為(wei) 一名22歲的包蟲病患者成功進行了晚期複雜泡型包蟲病‘離體(ti) 肝切除、自體(ti) 肝移植手術’。”

   “肝移植手術的難度是肝膽手術的‘皇冠’,自體(ti) 肝移植手術更是‘皇冠’上的‘明珠’。這種手術堪稱全球最複雜的肝膽手術,過程非常凶險,很多醫生都不會(hui) 做,也不敢嚐試。”陳穎說,“但這種手術對涉藏地區包蟲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適合的,首先是費用低,患者通過新農(nong) 合報銷和國家補助,個(ge) 人花費僅(jin) 兩(liang) 萬(wan) 元左右;其次是效果好,不易複發,也不會(hui) 有換肝後的排異反應。”

   王文濤在甘孜州嚐試完成這種高難度的手術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方便患者就近就醫;二是對甘孜州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帶動作用很大。

   每次進藏診療,王文濤都會(hui) 邀請華西醫院麻醉科、血管外科、手術室等科室的醫務人員組成團隊一同前往,這讓甘孜州的醫務人員在各領域都見識、學習(xi) 了華西醫院的操作手法。王文濤通過在當地開展高難度包蟲病手術,帶動了整個(ge) 甘孜州人民醫院醫療水平的提升。

   截至目前,王文濤為(wei) 甘孜患者進行複雜手術累計超過200台,其中“離體(ti) 肝切除、自體(ti) 肝移植手術”超100台,並且有20餘(yu) 台在甘孜州完成。

   陳穎說:“王老師不僅(jin) 僅(jin) 是給我們(men) 演示高難度手術,還手把手教、在一旁指導,從(cong) 簡單到複雜手術,隻要他在旁邊,我們(men) 心裏就有底,這對我們(men) 醫生的能力水平提升很大,我們(men) 幾年前就可以獨立完成四級手術了!”

   2007年,甘孜州人民醫院為(wei) 包蟲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僅(jin) 16例,且都為(wei) 簡單手術,醫療服務水平很有限。王文濤常年通過邀請州醫院醫護人員參加學術研討會(hui) 、到華西醫院實習(xi) 、每周線上會(hui) 診等方式培養(yang) 鍛煉甘孜州醫務人員。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9年,甘孜州人民醫院收治包蟲病患者近2000人,手術量達500台,醫療服務水平大大提升。

   “王文濤教授把使命感、責任感與(yu) 他的專(zhuan) 業(ye) 研究方向相融合,把一件工作變成自己終生的責任使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張偉(wei) 說。“2019年7月,我們(men) 到石渠縣下基層,我以為(wei) 他老跑甘孜不會(hui) 有高原反應,結果去了才知道他是反應最嚴(yan) 重的一個(ge) ,但他從(cong) 來沒有說過。”

   越是艱險越向前戰“蟲”團隊不言歸

   在甘孜州州府康定市還沒有開通高速公路之前,成都到康定開車正常情況下需要6、7個(ge) 小時,夏天有泥石流、塌方,冬天有暗冰,路途艱辛。到高海拔地區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高原反應經常讓王文濤及團隊心慌氣短,頭痛欲裂,嘴唇發紫,給患者做手術時自己也一直吸氧。

   越是艱險越向前。王文濤及其團隊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傾(qing) 力支持下,2016年至今,累計在涉藏地區開展大規模人群篩查共16次,學校包蟲病健康教育5次,衛生院集中義(yi) 診23次,累計約34000人接受義(yi) 診。

   結合涉藏地區群眾(zhong) 語言、生活習(xi) 慣等,王文濤率團隊自主創新編排了4支舞蹈、3首歌曲、4部紀錄片;發放包蟲病防治手冊(ce) 超40萬(wan) 冊(ce) ;在百度視頻、健康一線等媒體(ti) 發布科普視頻15部。

   多年來,王文濤率團隊創新性建立了適宜涉藏地區包蟲病診療特點的多模式臨(lin) 床適宜診療技術體(ti) 係,製定5部規範化診療標準及共識,並在各基層醫院推廣,使得四川省包蟲病規範化治療的病人由4年前的每年不足200例,提高到近3年每年1000例以上,手術相關(guan) 並發症的發生率由40%下降到10%以內(nei) ,圍術期死亡率降低到0.3%以內(nei) ,使四川省的包蟲病診療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張偉(wei) 介紹,作為(wei) 國家部署在西部地區的委屬委管綜合性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圍繞四川涉藏地區特別是甘孜州包蟲病,建立起以領導班子牽頭、黨(dang) 員幹部帶頭、專(zhuan) 家全程幫扶的自上而下、長效持續的工作機製,切合“老少邊窮”地區醫療衛生需求,把減輕因患包蟲病所致的醫療貧困人口負擔作為(wei) 重要民生工程來落實。

   “我們(men) 醫院對口幫扶了11個(ge) 縣,打造了22個(ge) 特色專(zhuan) 科,協助當地醫院開展臨(lin) 床診療服務,診治患者51000餘(yu) 人次、參與(yu) 手術4980餘(yu) 台次、培訓醫務人員6200餘(yu) 人次、協助開展適宜新技術150餘(yu) 項,大大提升了涉藏地區醫療服務水平。”張偉(wei) 說。

   采訪中,王文濤朋友們(men) 說:“我們(men) 現在見他(王文濤)太難了,每次約他聚會(hui) ,他要麽(me) 在病房或手術室,要麽(me) 在甘孜州巡診,他太忙了,現在我們(men) 聚會(hui) 都懶得通知他了。”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