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同心•共鑄中國心】坑蓉:質樸的愛給質樸的高原人民

發布時間:2021-07-12 20:42: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無論何時,全科診室裏總能聽到坑蓉大夫爽朗的笑聲。這位來自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在“同心•共鑄中國心”2021青海果洛行的義(yi) 診活動中始終充滿著活力。

  7月11日一早,義(yi) 診小組來到海拔3800多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衛生院,病患來之前,大部分的醫生和誌願者都在吸著氧,為(wei) 接下來的工作補充體(ti) 力,坑蓉醫生卻已忙碌起來。她走進藥房確認著捐贈藥品的品類和數量,細心叮囑衛生員:“維生素D可以多準備點,萬(wan) 一有小朋友來,多給他們(men) 一些,補補鈣。”

  “您沒有高反嗎?怎麽(me) 精力這麽(me) 充沛?”記者疑惑地問坑蓉大夫。

  “我也有!第一天來我就腹瀉嘔吐,食道灼熱,吃了藥總算好點,每天義(yi) 診話說太多還會(hui) 導致心髒早搏。但我總認為(wei) 不能依賴吸氧,慢慢就適應了。咱來一趟,不能耽誤工作啊!”坑蓉大夫的回答真誠又樸素。


圖為(wei) 坑蓉醫生仔細聆聽患者的病情

  開放掛號不到10分鍾,坑蓉大夫所在的全科診台就圍滿了病患。與(yu) 專(zhuan) 科醫生不同,全科接診的病人所患疾病五花八門:有懷孕4個(ge) 月的孕婦焦慮不顯懷的問題,也有腰間盤突出的司機懷疑自己得了別的疾病卻又描述不清,還有一位自稱記憶力出現問題的老大爺…….麵對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坑蓉大夫總是用幽默樸實的話語幫病人答疑解惑,絕不讓他們(men) 為(wei) 難尷尬。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全科醫生到底是怎麽(me) 練就的呢?

  “我們(men) 身處基層,平時接觸的病沒有那麽(me) 專(zhuan) ,但是會(hui) 更雜。北京市為(wei) 我們(men) 中心的全科投入很多,各方麵業(ye) 務水平提高很快。這次來了,我們(men) 發現自己的作用真的很大很大!”坑蓉醫生興(xing) 奮地說到。索乎日麻鄉(xiang) 的情況對於(yu) 同樣來自基層的醫務工作者確實如魚得水,更容易發揮專(zhuan) 長。前來看診的牧民們(men) 病症交雜,坑蓉醫生總能對症給出基本的指導和建議,來看診的病人自然多一些。


圖為(wei) 坑蓉醫生問診時總是手勢多多,充滿活力

  在涉藏州縣義(yi) 診,最令醫生頭疼的就是語言障礙,醫院裏最搶手的自然是能當翻譯角色的藏族醫生。沒人幫忙翻譯的時候,坑蓉大夫就用肢體(ti) 語言跟病人交流病情。

  “是這兒(er) 疼嗎?”坑蓉大夫比劃著脖子後側(ce) 。確認完各種疼痛部位,她又觀察到患者屬於(yu) 腹型肥胖,懷疑他有血脂的問題,建議其拍一下頸椎片、做血脂檢查。確診頸椎有增生、血脂異常後,坑蓉大夫便開始給病人做起健康宣教,勸解他改善生活方式。作為(wei) 全科醫生,坑蓉大夫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她的觀察細致入微,善於(yu) 從(cong) 各個(ge) 方麵幫病人尋找病因,開藥時也會(hui) 特別考慮不同病人的個(ge) 體(ti) 差異。


圖為(wei) 坑蓉醫生從(cong) 多角度細致入微地問診,幫病患尋找病因

  與(yu) 當地群眾(zhong) 有了3天的接觸,坑蓉大夫感慨這裏的人們(men) 質樸可愛,可惜能為(wei) 他們(men) 帶來的醫療服務十分有限。出發前,考慮到牧區高血壓患者較多,她特意準備了相關(guan) 宣教手冊(ce) ,卻因為(wei) 沒有藏文版而無法派上用場。這下她有經驗了,再來涉藏州縣義(yi) 診一定要準備雙語版手冊(ce) 。

  “這裏的牧民獲取基本醫學知識的渠道有限,接收麵窄。我們(men) 基層醫務工作者去做宣教,引導當地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一個(ge) 路漫漫的過程。有一點令我驚喜,現在他們(men) 知道限鹽了!說明基層工作人員的健康宣教已經有成效了,這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說到這裏,坑蓉大夫的眼裏閃爍著希望的光。(新利平台通訊員/張甜記者/王智霖 圖片由組委會(hui) 提供)

(責編: 楊眉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