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舟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見聞:“故土”難離且惜“新居”

發布時間:2021-08-09 10: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甘肅舟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見聞:“故土”難離且惜“新居”
8月7日下午,蘭(lan) 州新區迎來了甘肅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zhong) 入住。楊豔敏 攝

  “從(cong) 天色放亮啟程,到打包家具入屋時已是夕陽西下。”7日下午,在蘭(lan) 州新區一片鱗次櫛比的灰白相間風格的院落裏,迎來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zhong) 入住。他們(men) 馬不停蹄8小時趕路數百公裏,隻為(wei) 告別“雨打風吹”皆驚心的不眠夜。

  在夕陽的餘(yu) 暉漸漸離開院子時,45歲的劉張生一家五口人在工作人員和誌願者的幫助下,終於(yu) 將大批家具和行李拆包後分門別類地歸置於(yu) 屋內(nei) 。他們(men) 把看起來有些年頭的沙發、茶幾等老家具,在客廳陳設上特意布置成“老家”原來的樣子,以此淡化“思鄉(xiang) 的情緒”。


圖為(wei) 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zhong) 收拾新家。

  由於(yu) 整理攜帶而來的家具行李需花費大量時間,劉張生所遵循的遷新居時的“開火”傳(chuan) 統習(xi) 俗隻能推遲在第二天實現。新家裏的“第一餐”,是工作人員為(wei) 他們(men) 送來的盒飯、熱湯、水果和酸奶等。

  “老家舟曲確實空氣很好,但是每年七八月份的雨水後到處都是泥石流等洪澇災害,搞得人心惶惶,村民每一個(ge) 晚上都休息不好。”劉張生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來到蘭(lan) 州新區後看到一望無際的平坦地勢很放心,購買(mai) 生活所需之物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徒步往山上背,送貨上門的車甚至可以開到院子裏來。

  中新社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首批搬遷至此的民眾(zhong) 多是入住三室一廳的房屋布局,另外還有能停兩(liang) 輛越野車的寬敞院落。衝(chong) 水馬桶等象征現代生活的家用設施一應俱全,獨門獨院的安全感和出門即是近鄰的親(qin) 切感,都使得“喬(qiao) 遷新居”之後的新生活充滿期待。

  當日下午,舟曲縣首批60戶289名避險搬遷民眾(zhong) 入住蘭(lan) 州新區,當地特意舉(ju) 辦了歡迎儀(yi) 式。接下來幾天,還有百餘(yu) 戶避險民眾(zhong) 陸續在此落戶。根據官方計劃,今年底前,舟曲縣將有1190戶4699人搬遷至此。

  傍晚時分,年逾五旬的舟曲搬遷戶劉羊成在院子裏轉出轉進地觀察著新家的每一個(ge) 角落。“我們(men) 那邊有些人沒來過這裏,細致查看之後感覺很安全。”他說,早晨坐車出發時對家鄉(xiang) 舟曲有點不舍和難過,但在路途上看到很多歡送和迎接的人群,心裏痛快了很多,“至少走出深山,對於(yu) 下一代人就是希望”。


圖為(wei) 甘肅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zhong) 攜帶的家具行李搬運現場。馮(feng) 誌軍(jun) 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是中國滑坡、泥石流、崩塌三大地質災害高發區。今年1月,該縣果耶、立節等鄉(xiang) 鎮發生地質滑坡險情,嚴(yan) 重威脅民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為(wei) 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甘肅通過積極探索搬遷安置模式,確定將受險情威脅的民眾(zhong) 搬遷至蘭(lan) 州新區。

  一路陪同父老鄉(xiang) 親(qin) 長途跋涉的舟曲縣代縣長舒時光表示,移民搬遷安置是解決(jue) 舟曲山區“一方水土養(yang) 育不了一方人”的根本途徑,希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充分發揚堅強不屈的“舟曲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態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在蘭(lan) 州新區建設美麗(li) 的“第二故鄉(xiang) ”,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我們(men) 會(hui) 加快進度,盡快配齊學校、醫院、公交等公共設施,加快兌(dui) 現就業(ye) 社保、土地等各項政策,完成對搬遷群眾(zhong) 的承諾。”蘭(lan) 州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張愛勝表示。

  臨(lin) 近夜幕降臨(lin) ,忙完了屋內(nei) 搬遷瑣事的婦女們(men) 聚集在院外巷道內(nei) ,相互打聽著家門口可能存在著的“打工顧家兩(liang) 不誤”的工作,而紮堆在一起的男人們(men) 則各抒己見剖析著未來新生活的機會(hui) ,從(cong) 而尋思著能讓掌握的一技之長盡快找到得以施展的平台。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