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甘南“馬背上的警察”18載護草原:成牧民“最親近”的人

發布時間:2021-08-12 10: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甘南“馬背上的警察”18載護草原:成牧民“最親(qin) 近”的人
8月上旬,瑪曲縣公安局草原騎警大隊民警正在草原巡邏。高康迪 攝

  天蒙蒙亮,32歲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公安局草原騎警大隊隊員瑪加布簡單洗漱後,快步走到馬圈跟“小黑”碰碰頭,互相道早安,解開繩索帶著“小黑”去草原撒歡,開啟全新的一天。“小黑”是2019年更新的第三批馬,當時,也正值瑪加布入職,那時,他們(men) 開始了互為(wei) 戰友一起工作的日子。

  八月上旬,記者跟隨甘肅省公安廳工作人員走進甘南州瑪曲縣公安局草原騎警大隊。該隊伍已經走過十八個(ge) 年頭,成為(wei) 甘、青、川三省邊界處唯一留下來的“馬背上的警察”。


圖為(wei) 草原騎警大隊成立之初,部分隊員合影。(資料圖) 瑪曲縣公安局供圖

  穿警服的牧民

  甘南州、青海省、四川省交界處偷盜牲畜犯罪突出,治安管理難度大,地形、交通等因素,案件取證困難,2003年11月23日,為(wei) 解決(jue) 此類問題,甘肅省第一支草原騎警隊伍應運而生,主要服務對象就是牧民。

  當年33歲的宋偉(wei) 因從(cong) 警經曆豐(feng) 富,加之馬術及藏漢雙語較為(wei) 精通,被任命為(wei) 騎警大隊大隊長。為(wei) 了盡快展開工作,當時從(cong) 警察和退役軍(jun) 人中選拔人才,第一要求就是精通馬術,20人和十匹馬的騎警隊伍成立了。起初,騎警大隊分為(wei) 三組:外勤組、留守組、保障組。

  “剛開始我們(men) 就是‘穿著警服的牧民’。”現任瑪曲縣公安局政委的宋偉(wei) 是草原騎警大隊第一任大隊長,他回憶說,當時沒有固定辦公場所,騎著馬帶著帳篷、睡袋,背著幹糧在10190平方公裏草原巡邏盜竊、安全問題,晚上紮帳篷休息,也正是因為(wei) 這樣,他們(men) 和牧民們(men) 熟絡了起來。

  宋偉(wei) 說,騎警隊成立的第一年全員都是在草原上過年,為(wei) 了保存發電設備電量,十點鍾按時熄燈,當晚,看見每個(ge) 人翻來覆去睡不著,但第二天,大家都像往常一樣騎馬工作,沒有任何怨言。

  當時通訊不暢,手機沒有信號,常常處於(yu) 與(yu) 世隔絕狀態的騎警隻能十天半個(ge) 月給家裏報平安;“接警”更是在兩(liang) 三天之後,因為(wei) 經常巡邏,牧民知道有騎警在草原,便會(hui) 騎馬在草原上找騎警“報警”。

  “既然選擇騎警就要耐得住寂寞,提前都有心理準備。”今年43歲的騎警才昂是第一批入職的騎警隊員,堅守至今,“當年,每晚兩(liang) 個(ge) 小時換一個(ge) 人在帳篷外站崗,夜深時,經常有狼群吼叫,冬天眉毛上都是冰碴子。”

  2005年,騎警隊員在邊界地區發現一名命案逃犯,才昂為(wei) 緝捕持槍逃犯,腳踝受傷(shang) ,至今還能清楚地看見傷(shang) 疤。

  第二年,騎警大隊守護的草原上,牛羊盜竊率同期下降70%,牧民們(men) 看見騎警會(hui) 招呼他們(men) 走進自家帳篷,吃點東(dong) 西,喝口水。就這樣,騎警大隊在沒有固定營地的情況下,巡邏邊界、走訪入戶、了解邊界地區牛羊分布情況,遊牧4餘(yu) 年。


8月上旬,草原騎警大隊民警與(yu) 牧民聊天。高康迪 攝

  默契背後是“血的代價(jia) ”

  2007年底,經政府部門批準設立騎警隊營地,騎警隊有了辦公場所,馬匹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周圍也搭建了信號塔。

  “牧民們(men) 可以直接給我們(men) 打電話了。”草原騎警大隊教導員楊華成告訴記者,如今,草原上很多地方,隻能騎馬去,有時趕到案發現場需要好幾個(ge) 小時。馳騁在馬背上英姿颯爽的背後是一次次蛻皮換來的。有了營地後,每天固定訓練兩(liang) 個(ge) 小時馬術,不僅(jin) 和馬要有默契,還要熟記每條路線,以保證以最快速度趕到求助現場。

  楊華成說,“長時間騎馬”需要付出“血的代價(jia) ”,起初,騎馬顛簸一路回到營地,屁股被磨出血,疼得連褲子脫不下,屁股上的皮蛻了一層又一層,最後都變成了厚繭子,才適應了在馬背上騎行數十個(ge) 小時。

  2019年10月下旬,采日瑪鎮麥科行政村牧民求助,他家18頭犛牛不慎走進沼澤地,接到電話後,騎警大隊民警趕赴出事地點。“不足25平米的沼澤地陷入18頭犛牛,曆時三個(ge) 多小時,騎警成功將18頭犛牛救出沼澤地。”楊華成說。

  隨著各類規則完善,騎警隊的職能也在轉變,如今更多是“服務幫助”。每月,騎警隊員都會(hui) 入戶走訪牧民家中了解情況,做一些政策講解宣傳(chuan) ,及時將一些矛盾“扼殺”在萌芽中,路比較遠的地方,晚上會(hui) 住在牧民家裏。

  “草原的流動警察力量。”在楊華成看來,騎警已經成為(wei) 草原上和牧民溝通、安保的重要力量,很多問題,能在最快時間接受解決(jue) ,這是其他警種不具備的。

  第二天清晨,牧民會(hui) 準備好酥油茶和糌粑讓騎警隊員吃,在帳篷外目送騎警隊員離開,“這種淳樸的愛,和深深的信任感是慢慢積累才有的,也是工作的動力。”才昂說。


圖為(wei) 草原騎警大隊民警正在馬背上練習(xi) 拚刺訓練。高康迪 攝

  騎警精神代代傳(chuan) 承

  騎馬追逐、馬背射擊、馬隊行……在海拔3500米的山巔,草原和沼澤中都有騎警隊員們(men) 的足跡。宋偉(wei) 說,由於(yu) 海拔較高,這裏隻有兩(liang) 種天氣“冬季”和“大約在冬季”,雖然溫度低,但紫外線特別強,所以,每個(ge) 人的皮膚都是黝黑黝黑的。

  一個(ge) 月有七天假期,是輪休,每次去縣城的民警會(hui) 帶一些蔬菜回到營地。平日裏,打排球、跳鍋莊是他們(men) 的娛樂(le) 項目。

  騎警隊裏的馬匹在隊員們(men) 眼裏是戰友,巡邏和訓練之餘(yu) ,大家喜歡和這些“戰友”們(men) 待在一起,喂草料、梳鬃毛、清理馬廄,悉心照顧。

  “以真誠換真誠。”今年32歲的瑪加布作為(wei) 新鮮血液,他直言,從(cong) 小在草原長大,守護草原就像是守護著他們(men) 的“共同家園”。三年來,吃苦精神和真誠待人的精神激勵著自己成長。

  近年來,為(wei) 保護生態平衡,牧民們(men) “減畜還草”觀念在不斷轉變中,牛羊盜搶問題持續下降,但牧民依草而居的生活習(xi) 慣依然沒有改變。“有任何問題,我們(men) 第一時間就會(hui) 找騎警,他們(men) 離我們(men) 最近。”草原上41歲的牧民鬥格告訴記者,去年,自家的30頭牛失蹤,是騎警隊員三天沒合眼幫忙找回的。

  如今,騎警大隊的馬匹已經換了三批,隊員一直在更替中。騎警隊員已成為(wei) 一支可支配的流動警力,在抓捕、宣講、抗疫等方麵均能緊急出動。

  宋偉(wei) 說,當地新入職的民警都會(hui) 到騎警隊鍛煉幾年,近距離接觸牧民,培養(yang) 迅速處理問題的能力,使毅力增長,希望這種堅毅精神能一代一代地傳(chuan) 承下去,每一個(ge) 騎警隊員都在草原上獲取精神養(yang) 分。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