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冷湖不再“冷”

發布時間:2021-08-16 13:4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夏令營營員在戈壁中搭帳露營。

  七月的柴達木盆地天氣多變,晝夜溫差大,時常有沙塵。從(cong) 甘肅敦煌乘車到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小鎮大約10個(ge) 小時,沿途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車。平素安靜的冷湖小鎮因“航天少年火箭先鋒夏令營”的到來,平添了幾分喧嚷熱鬧。

  “冷湖”二字與(yu) 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在這裏發現石油並開發建設緊密相連。戈壁灘上豎立的幾台采油“磕頭機”和它身後的曠野,見證了1954年石油大會(hui) 戰轟轟烈烈的場景。當時,數以萬(wan) 計的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在這裏。20世紀80年代後期,人們(men) 陸續搬離這片戈壁,隻有四號基地留存下來,成為(wei) 今天的冷湖鎮。215國道邊的戈壁灘上,矗立著高聳的紀念碑和一片墓地群。墓碑上銘刻著為(wei) 新中國找石油不惜付出生命的老一代石油人的名字,座座墓碑麵朝東(dong) 南,寓意他們(men) 長眠於(yu) 此,守望自己的故鄉(xiang) 。

  柴達木盆地被許多人稱作“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無人區溝壑縱橫、犬牙交錯的地形既令人生怯,又讓人著迷,在這裏,還有大麵積珍貴的雅丹地貌。如今,突飛猛進的航天技術給這片無人區帶來發展新機遇,冷湖鎮翎客航天試驗基地以及航天旅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配套設施正拔地而起,吸引八方來客,其中就有參加此次“航天少年火箭先鋒夏令營”活動的孩子們(men) 。這群孩子來自全國各地,最大的17歲,最小的隻有10歲。孩子們(men) 白天頂著戈壁風沙,在戶外負重徒行,夜晚搭帳露營,看漫天繁星、九天銀河。在“火箭工廠”,他們(men) 自己動手製造,成功發射可回收的模擬火箭。由科幻小說改編成的沉浸式劇目《靈魂遊舞者》表演,給身處大漠星空的孩子們(men) 帶來夢幻體(ti) 驗。科學、科普、科幻三大論壇講座現場,孩子們(men) 用專(zhuan) 業(ye) 的航空術語爭(zheng) 先恐後提問,交流場麵十分熱烈。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說:“這些孩子的航天知識積累、理解力和創造性思維超出我的想象,我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ye) 的希望,下一代的航天少年未來已來。”

  未來,冷湖將發展成科幻創作、極限運動、“火星”營地和航天旅遊的集散地。讓冷湖小鎮重新複蘇,青海冷湖不再“冷”!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