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幹部劉雲軍:一片仁心濟江源
2016年8月4日,第三批北京對口“組團式”幫扶援青醫療隊隊長、北京市廣外醫院副院長劉雲(yun) 軍(jun) 來到玉樹,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hui) 副主任兼玉樹州人民醫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上任第一天,他帶著“要把玉樹的診療技術提上去,讓玉樹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都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的真切願望來到新崗位,卻被辦公桌上等待簽署的69份病退調離報告打擊得支離破碎。
製度不健全!機製難保障!業(ye) 務低水平!人才留不住!患者不滿意!一個(ge) 個(ge) 致命的硬傷(shang) ,讓劉雲(yun) 軍(jun) 得出結論:醫院“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劉雲(yun) 軍(jun) 顧不上初到玉樹的高原不適應,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調研。
按照既定思路,劉雲(yun) 軍(jun) 為(wei) 醫院量身定製出“凝心聚力、更新觀念、愛崗敬業(ye) 、創新發展”的辦院方針,並根據醫院現有臨(lin) 聘醫護人員的工作年限、專(zhuan) 業(ye) 資曆等標準,製定了臨(lin) 聘醫護人員同工同酬實施辦法,增加了臨(lin) 聘人員的福利待遇,讓“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平台留人”有了具體(ti) 的抓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個(ge) 月,住院病人增加34人,第二個(ge) 月,醫院虧(kui) 損止住,第三個(ge) 月,住院人數破百。根據玉樹群眾(zhong) 的疾病譜、多發病和健康需求,劉雲(yun) 軍(jun) 頂住各種壓力,改革的步伐愈加穩健。他帶領大家苦幹巧幹,盤活各種可利用的醫療資源,先後成立感染性疾病科、骨關(guan) 節診療中心、包蟲病診療基地、危重新生兒(er) 救治中心、眼科中心等14個(ge) 新學科。醫院的業(ye) 務開展更加廣泛了,診斷的病症更加精準了,手術的數量、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針對當地嬰幼兒(er) 病患情況,劉雲(yun) 軍(jun) 申請創建新生兒(er) 重症監護室項目,帶人采購避免交叉感染和提供生命支持的設備儀(yi) 器,組織交流培訓。
在援建玉樹的激情歲月中,劉雲(yun) 軍(jun) 深知,隊伍建設是關(guan) 鍵,特別是在精準援建中,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ye) 務素質過強的醫療隊伍並發揮其先鋒模範的帶頭作用顯得更為(wei) 重要。劉雲(yun) 軍(jun) 從(cong) 北京請來專(zhuan) 家,“手拉手”“結對子”“傳(chuan) 幫帶”地教技術,大大節省了群眾(zhong) 外出就醫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避免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的發生。
有一次,一位藏族小女孩眼淚汪汪捧著一大把鈔票來交錢,劉雲(yun) 軍(jun) 被深深地觸動了。他感到僅(jin) 僅(jin) 有一支隊伍還不行,還要建立一種體(ti) 係,能夠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真正享受到醫療實惠的體(ti) 係。劉雲(yun) 軍(jun) 於(yu) 是又帶領大家進行改革:對貧困戶實行“五免六減”、“一兜底”的就診優(you) 惠,讓患有大病重病的農(nong) 牧民都能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對住院患者推行一站式報銷服務,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貧困患者少跑腿”;醫院為(wei) 建檔立卡戶實行“五免六減”,實行大病救治一批(14種病)、慢病簽約服務一批(25種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個(ge) “一批”服務工程。
三年間,所有劉雲(yun) 軍(jun) 的故事都是傳(chuan) 頌他醫者仁心的。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個(ge) 白天忙碌著查房、帶教、講課,常常嘴唇發白,急促喘氣;多少個(ge) 夜晚爭(zheng) 分奪秒讀書(shu) 學習(xi) 寫(xie) 報告;在玉樹當院長沒吃過職工和患者一頓飯,連同家人探親(qin) ,妻子和女兒(er) 都是晚上來,生怕打擾到大家;過節回北京一心惦記聯係專(zhuan) 家幫扶玉樹,他三年陪家人的時間用一隻手就數得過來……
副院長尼瑪旦周說,劉院長援青三年期限馬上就要到了,怕他走,因為(wei) 醫院太需要這樣一個(ge) 幹起活來像野犛牛一樣往前衝(chong) 的帶頭人;又怕他不走,萬(wan) 一這麽(me) 好的人耗幹心血倒下了,連“菩薩”都要流眼淚的。
在州人民醫院,每個(ge) 人都能感受到一種關(guan) 懷,那是來自於(yu) 劉雲(yun) 軍(jun) 那顆滾燙的、如同金子般的心。即使是在援建結束之際,劉雲(yun) 軍(jun) 仍忘不了對玉樹人民的真情留戀,時時刻刻以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和醫者的仁愛之心,執著堅守,為(wei) 玉樹群眾(zhong) 就醫問診繼續操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北京援青“好曼巴”:三年留下“高原紅”
從海拔幾十米的首都北京,登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劉雲軍說,高原反應並不是讓他最頭疼的事,而一份“見麵禮”——69份病退、調離報告,令他匪夷所思。[詳細] -
這是矢誌奮鬥的擔當信念
“上級組織援青幹部報名,條件我都符合,還有援疆經驗,你和女兒做好心理準備。”2016年春天,時任北京市西城區廣外醫院副院長的劉雲軍,輕聲告訴妻子常宇娟。[詳細] -
情係高原,“援藏醫生”劉雲軍的那些事兒
2017年,在劉雲軍帶領下,玉樹州人民醫院取得三項國家級榮譽:“全國衛生計生先進集體”、兒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江西副院長獲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