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瑪多地震災後重建見聞:從帳篷教室到分區上課

發布時間:2021-09-03 09: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瑪多地震災後重建見聞:從(cong) 帳篷教室到分區上課
圖為(wei) 學生們(men) 起床後一同疊被褥。孫睿 攝

  9月1日清晨7時許,伴隨著太陽緩緩升起,13歲的德沙傑和其他同學們(men) 在新學校的宿舍裏起床、疊被、洗漱、穿戴,開始了新校區的學習(xi) 生活,告別了帳篷課堂。

  今年5月22日2時04分,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發生7.4級地震,導致全縣6200戶14490人受災、1665棟房屋受損。中國國家地震台網官方微博發布數據科普顯示,瑪多地震是汶川地震之後中國發生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

  地震也造成瑪多縣各中小學校校舍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震後,當地政府組織力量建設帳篷學校,3天內(nei) 實現複學複課。如今地震已過去3個(ge) 多月,學校災後重建工作也在穩步進行。

  瑪多縣委書(shu) 記丁鳳山介紹,為(wei) 確保地震災區青海瑪多全縣中小學(幼兒(er) 園)學生秋季正常開學,該縣對學前階段、義(yi) 務教育階段的2933名學生進行就地安置和異地安置兩(liang) 種方式進行過渡安置,其中學前階段學生統一就地安置過渡,義(yi) 務教育階段的部分小學學生和全體(ti) 初中年級學生進行異地安置過渡。

  德沙傑來自瑪多縣民族寄宿製小學,8月28日,他與(yu) 父母告別後,背著書(shu) 包、拖著行李搭上“專(zhuan) 車”和同學們(men) 前往瑪沁縣的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離開了家鄉(xiang) 。

  “剛到的時候有點不適應,班裏同學都是來自不同學校的,宿舍裏也是。”德沙傑對記者說,但是這(新校區)裏環境很好,教室寬敞明亮、宿舍也很溫暖、食堂也很幹淨,最開心地是這裏還有花草樹木,特別好。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新教室裏上課。孫睿 攝

  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長久邁旦增說:“我們(men) 在科學評估災情的基礎上,在州內(nei) 選定了四處建築質量較好,受地震影響較小的學校作為(wei) 過渡安置校區,並對四個(ge) 安置點進行了維修加固,按每個(ge) 班50名學生,合理配備師資力量和後勤資源,確保學校的教學和生活質量,確保孩子們(men) 有一個(ge) 安全舒適的上課環境。”

  “這裏比帳篷暖和、比帳篷大,更明亮,我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五年級六班學生崗忠對記者說。

  中新網記者在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看到,除了種植花草樹木外,學校還配備了籃球、足球等體(ti) 育器材供學生們(men) 使用。

  “新校區的環境太好了,宿舍裏每個(ge) 床上配有被子和毛毯,教室裏燈光明亮,食堂幹淨衛生,老師們(men) 也對孩子們(men) 照顧得很好,孩子們(men) 在這上學我們(men) 就放心了啊。”學生才忠的家長說。

  據記者了解,開學前,當地相關(guan) 部門對安置學校教舍進行了維修加固,並組織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對學校進行了全方位消毒消殺,為(wei) 學生們(men) 配備口罩、常用藥品等醫療物資,切實做好師生過渡安置疫情防控工作。還運送了安置點學校必要的物資,解決(jue) 了學生和教職工基本教育教學及生活保障,給學生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良好安定的學習(xi) 生活環境,讓師生們(men) 轉移安置後一切如往常一樣。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