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黑頸鶴孵化影像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黃河鄉(xiang) 作為(wei) 黑頸鶴的繁殖地,這次牧民近距離拍到黑頸鶴孵化幼崽,對於(yu) 今後更好地開展黑頸鶴保護具有重要意義(yi) 。”青海省瑪多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馬貴7日表示。
瑪多,藏語意思為(wei) “黃河源頭”,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黃河上遊第一個(ge) 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是中華民族母親(qin) 河——黃河的發源地。
青海省瑪多縣委有關(guan) 部門介紹,黑頸鶴作為(wei) 青藏高原濕地鳥類的旗艦物種,是世界上唯一生存和繁衍於(yu) 高原的鶴類,黑頸鶴的棲息繁殖狀況也能夠充分反映高原濕地生態係統的健康狀況。日前當地生態管護員在巡護中用相機近距離拍攝到黑頸鶴孵化影像,經過證實,這也是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黑頸鶴孵化影像,此前都是利用架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實屬珍貴。
畫麵中,幼小的黑頸鶴寶寶身體(ti) 弱小,在母親(qin) 的嗬護下,時而站立、時而臥倒,樣子十分可愛。
“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hui) 工作人員和當地生態管護員在開展日常巡護時,屢次拍攝到大群灰鶴、藏野驢、藏原羚、黑頸鶴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覓食的景象,標誌著黃河源頭已成為(wei) 各種珍稀鳥類和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樂(le) 園。”青海省瑪多縣委有關(guan) 部門表示。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球預估現存數量10000多隻,主要棲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草甸、沼澤、湖泊等地帶,種群主要分布在中國青海、西藏等地,是世界上為(wei) 數不多生長、繁衍在高原的鶴,也是全球最善於(yu) 高空飛行的鳥類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成黑頸鶴種群發展延續的重要區域
通過近三年研究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成為黑頸鶴賴以生存和繁衍的核心棲息地之一,也是黑頸鶴種群發展和延續的重要區域。[詳細] -
青海首次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黑頸鶴專項調查
在青海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開展黑頸鶴專項調查將有力促進青藏高原珍禽黑頸鶴的科學保護,同時也會反映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現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