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裏生物鏈已形成良性循環
藏羚羊在雪地裏覓食。可可西裏管理處供圖
可可西裏巡山隊隊員在巡山途中。可可西裏管理處供圖
可可西裏索南達傑保護站工作人員在109國道沿線撿拾被丟(diu) 棄的垃圾。可可西裏管理處供圖
可可西裏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山途中。右三為(wei) 布周。可可西裏管理處供圖
“可可西裏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7萬(wan) 多隻,藏羚羊大規模遷徙盛況再現青藏高原。”——日前,這樣一則消息讓人們(men) 再次關(guan) 注到可可西裏。
可可西裏位於(yu)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中國麵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保護區之一。在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地上,棲息著高原精靈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等230多種野生動物。
資料顯示,可可西裏曾分布有20萬(wan) 隻藏羚羊,然而上個(ge) 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數以萬(wan) 計的“金農(nong) ”、盜獵者湧入無人區,淘金子、撈鹵蟲、無情獵殺以藏羚羊為(wei) 主的珍貴野生動物。到1995年可可西裏建立青海省省級自然保護區時,藏羚羊的數量不足2萬(wan) 隻。
1992年,時任治多縣縣委副書(shu) 記的傑桑·索南達傑,創立了中國第一支武裝反盜獵隊伍——治多縣西部工作委員會(hui) ,打響了反盜獵、反盜采的第一槍。1994年,傑桑·索南達傑在與(yu) 盜獵者的搏鬥中犧牲。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管委會(hui) 可可西裏管理處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森林公安局政委布周介紹,1997年可可西裏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09年,轄區內(nei) 再沒有聽到盜獵的槍聲。這十幾年來,實現了盜獵案件“零發生”。
近年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藏羚羊種群數量增加至7萬(wan) 多隻。加上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曲麻萊縣的曲麻河鄉(xiang) 、治多縣的索加鄉(xiang) ),藏羚羊已達到30萬(wan) 隻。日前,國家林草局發布消息,我國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
布周表示,保護等級雖然下降,但保護力度隻會(hui) 加強不會(hui) 削弱。
談反盜獵
每年大規模巡山十餘(yu) 次 難度越來越大
新京報:藏羚羊種群數量已增加至7萬(wan) 多隻,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布周:主要就是反盜獵、反盜采。生態自然恢複不用人為(wei) 幹預,巡山是反盜獵最有力的措施。
新京報:一年巡山幾次?巡山線路是否有調整?
布周:經典的巡山線路分為(wei) 北線、中線、南線,沒有變化。每年大規模巡山在12-15次,保證每月一次。一次去2-3輛車,7-9人,每次至少7天。遇到極端天氣就沒法保證了,我記得這幾年裏最長一次18天才走出來,當時派了4批救援隊。每次巡山都是黨(dang) 員、幹部帶頭上,傳(chuan) 幫帶來帶新人,每年縣級幹部至少要保證去兩(liang) 次。
巡山的主要工作是看轄區裏有沒有盜獵、盜采、穿越等異常情況,同時做一些簡單的冰川融化、湖泊漲勢、野生動植物的監測,然後請專(zhuan) 家分析。
新京報:這些年巡山難度是否有變化?
布周:我感覺這幾年巡山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5月-10月間。全球氣候變暖,降雨量增加,凍土層易融化形成爛泥灘,進山就變得困難重重,過去陷車挖到1米深就能見到凍土,現在要挖到1.5到2米深。我們(men) 隻能多帶麻袋裝上土,挖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墊麻袋。巡山的車用的是皮卡和北汽戰旗,車身輕,比較容易抬出來。
新京報:監測站和保護站的建設情況如何?
布周:野外生活方麵,與(yu) 過去相比有了質的改善。
5年前,我們(men) 在傑桑·索南達傑烈士犧牲的太陽湖(也叫英雄湖)建了臨(lin) 時的帳篷監測站,每次7人堅守,要住上50天。現在改成集裝箱房式的無人監測站,數據實現實時傳(chuan) 輸,人員減少了,駐紮也縮短到30天左右。
卓乃湖被譽為(wei) “藏羚羊的大產(chan) 房”。每年5月份開始,來自曲麻萊縣、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一帶的藏羚羊紛紛遷徙至卓乃湖,6月中旬就是藏羚羊的繁殖季。這裏有一座固定的集裝箱式保護站,每年巡山隊員有好幾個(ge) 月駐守於(yu) 此,保護產(chan) 崽期的藏羚羊,設備、床、灶具不用再拉上去,把吃的帶足就可以了。
索南達傑保護站還有藏羚羊救助中心。每年的藏羚羊產(chan) 崽季節,保護站都會(hui) 救助一批遭受意外的小藏羚羊,長大野化訓練後再放歸大自然。
談現狀
野生動物數量增多 工作重點開始轉移
新京報:近十年來,你感覺可可西裏無人區最大的變化是什麽(me) ?可可西裏的草場能否承載得了不斷增加的藏羚羊?
布周:除了藏羚羊多了,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也多了,食草動物的天敵也多了,比如狼、棕熊,整個(ge) 生物鏈已經形成良性循環。具體(ti) 數量並不清楚,所以今年我想報個(ge) 項目作本底資源調查,把這4.5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折算成草場麵積,看到底能養(yang) 活多少個(ge) “羊單位(牲畜的計算單位)”。
另外,有些地方棕熊已經危害到人類生產(chan) 生活甚至是生命。所以現在需要獲取科學的數據,分析後進行適當的平衡。
新京報:可可西裏的工作重點是否已經從(cong) 保護動物延展到更大的生態圈的保護?
布周:由於(yu) 反盜獵已取得明顯成效,盜獵已不是威脅本區域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們(men) 已經開始將工作重點從(cong) 以往單一的反盜獵,向實施數字化管理、科學保護、科學研究、科學檢測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移。
新京報:日前,國家林草局發布消息,我國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是否代表著保護力度也會(hui) 降級?
布周:不會(hui) ,保護力度隻會(hui) 加強不會(hui) 削弱。這是我們(men) 始終的職責所在。
新京報:隨著降雨增多以及氣候變暖,卓乃湖、庫賽湖都發生過決(jue) 口,大水把幾個(ge) 星星點點的小湖連成了一個(ge) 200平方公裏左右的巨大“新生湖”。最近幾年新生湖湖麵逐漸升高,按照這個(ge) 趨勢發展,下遊8公裏左右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輸油管道等是否有危險?
布周:卓乃湖、庫賽湖等,以前都是獨立的堰塞湖,現在形成一體(ti) 連成水道。省裏很重視,2019年開始建設應急引流工程。在索南達傑保護站後麵修建水渠將湖水從(cong) 清水河引去楚瑪爾河,另一方麵鐵路、公路、橋梁也進行加固維修擴展。可可西裏管理處提供後勤保障,增加了遠程視頻監控,經過兩(liang) 年施工,今年引流工程已經完工,隱患排除。
談困難
存在缺乏科技人才等現實問題
新京報:可可西裏從(cong) 索南達傑時期,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到成為(wei) 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再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組成部分,可以說規格越來越高,管理的標準和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個(ge) 過程中會(hui) 麵臨(lin) 哪些問題?
布周:關(guan) 於(yu) 可可西裏的保護與(yu) 發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有總體(ti) 規劃,這幾年可可西裏管理處的工作就是以總體(ti) 規劃為(wei) 主線,將要實施的項目、要采取的措施都落實到位,收到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些現實麵臨(lin) 的問題有待解決(jue) 。
比如機構編製數量比較少,相當於(yu) 1個(ge) 人管著10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去年全國森林公安改革,關(guan) 於(yu) 可可西裏保護區森林公安被整體(ti) 劃走整體(ti) 派駐的方案還沒出台,人手更是捉襟見肘。
比如科技支撐薄弱,科技人才缺乏。永久性用電始終沒有解決(jue) ,我們(men) 使用的還是光伏發電,科學儀(yi) 器、彌散性氧氣等設備都需要足夠的電力來保證運行。此外,剛開始組建機構是以反盜獵、反盜采為(wei) 目標,招收有一定執法經驗的人員為(wei) 主,轉型時期需要大量科技力量的注入,但編製有限,引進科技人才受到影響。
還有就是人類活動的幹擾,主要包括道路、居民點以及其他人工設施。可可西裏國家自然保護區是真正意義(yi) 上的無人區,沒有居民點,但可可西裏管理處也擔心有牧民越界放牧的現象,因為(wei) 長期放牧容易形成定居點建設,道路、圍欄跟著也就建起來。
世界遺產(chan) 地包括109國道上下兩(liang) 邊,這條線上車輛太多,雖然玉樹州下定決(jue) 心進行垃圾處理,後期也形成了長效機製,但是處理垃圾速度遠遠跟不上扔的速度。世界遺產(chan) 中心每三年會(hui) 對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進行一次評估,如果評估不達標,會(hui) 被摘牌。因此加強管理、增加投入、加大國民素質的教育、沿線設立醒目的宣傳(chuan) 牌是當務之急。
人類活動的幹擾,還包括非法穿越活動。近年來,一些戶外探險愛好者在網站論壇發帖,擅自組織,隨意進入保護區核心區、緩衝(chong) 區進行非法穿越活動,嚴(yan) 重破壞了脆弱的高原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而且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2015年,青海可可西裏、新疆阿爾金山和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發布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ge) 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三大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建立“聯合、聯動、聯防、聯打”機製,對非法穿越活動進行嚴(yan) 厲查處,破壞嚴(yan) 重者,直接追究刑責。
新京報:跨省區聯合協作執法的效果如何?
布周:2010年10月,青海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聚首西寧,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聯盟,建立了中國四大自然保護區協作聯防保護機製。目前,西藏、甘肅、雲(yun) 南、新疆的共10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盟其中,旨在有效保護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群的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效果顯著,得到了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的高度評價(jia) 。
誌願者工作也是可可西裏管理處工作的一個(ge) 亮點。這些誌願者遍布全國各地,18年來他們(men) 堅持不斷地來到索南達傑保護站與(yu) 我們(men) 的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多達600人次。誌願者們(men) 主要負責遊客生態文明教育、垃圾分類等,有些誌願者還會(hui) 加入巡山隊伍去感受其中的艱辛,他們(men) 回去後也在各自的崗位上宣傳(chuan) 可可西裏的生態環保理念,將傑桑·索南達傑烈士的奉獻精神升華為(wei) 可可西裏的堅守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身後和遠方——目擊藏羚羊大遷徙
藏羚羊大遷徙,每年重複一次,一代代藏羚羊都不會忘記遷徙的季節和路線,場麵壯觀,氣勢宏偉。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加入到守護之旅中,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藏羚羊。[詳細] -
可可西裏:為藏羚羊“母親之旅”護航
這是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裏的藏羚羊近日結束了今年的大規模遷徙產仔。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產仔結束的藏羚羊從7月16日開始回遷至原棲息地。[詳細] -
可可西裏藏羚羊數量“漲”至7萬多隻
近年來,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保護力度,有效遏製了盜獵藏羚羊案件的發生,保護區內藏羚羊種群數量從不足2萬隻“漲”至7萬多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