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科技畜牧支撐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圖為(wei) 青海藏羊。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供圖
29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zhuan) 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河源園區與(yu) 外圍支撐區草畜時空耦合關(guan) 鍵技術集成與(yu) 示範”進行了現場驗收。
該項目通過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外飼草料和家畜資源的時空耦合,在減輕三江源國家公園放牧壓力的同時,提高了畜牧業(ye) 經濟效益,為(wei) 統籌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模式。
據介紹,該項目篩選了不同模式的禾本科和豆科混播組合,並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累計完成高產(chan) 優(you) 質人工草地建植示範6300畝(mu) ,引進高密度草產(chan) 品加工設備,累計完成適宜長途調配的高密度草產(chan) 品加工示範1200噸,並通過不同飼草料搭配組合優(you) 化,開發了草塊和草顆粒兩(liang) 種飼草料新產(chan) 品,完成加工示範220噸。
同時,該項目通過飼草料資源的合理調配,在黃河源園區實施犛牛、藏羊的營養(yang) 均衡養(yang) 殖示範5800個(ge) 羊單位,通過將黃河源園區淘汰牲畜向貴南調配,完成了犛牛、藏羊短期舍飼出來示範2200個(ge) 羊單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地區首筆“鄉村振興活畜貸”成功發放
“感謝銀行為我們搭建了係統對接平台,用‘犛牛’做抵押,解決我們養殖專業戶實際的資金困難。”甘德縣養殖大戶公保說。[詳細] -
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減壓增效 青海畜牧業打出“有機牌”
坐擁資源優勢,青海如何打好手中的“王牌”,將綠水青山化作“金山銀山”,如何加大科研投入將畜牧產業鏈由“粗”變“精”?[詳細] -
智慧平台為三江源生態畜牧業“增效減壓”
在中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省,千百年來牛羊吃草到哪裏牧民們就跟到哪裏。當前,一項名為“三江源智慧生態畜牧業平台”項目正引導此間畜牧業從粗放、集約向智慧轉變,破解人、草、畜三者之間的矛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