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江源|索布查葉的“水滴”
索布查葉全景。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誌願者服務隊提供
巴洪加羅展示監測水源時所取的水樣。李慶玲 攝
8月,是嘎嘉洛草原最美的季節。
遠眺索布查葉,山脈頂部雲(yun) 霧環繞,山坡上青翠欲滴,山腳下無數銀鏈般的細流在廣袤的草地上開枝散葉。
2020年8月11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首個(ge) 青年誌願者服務隊——多彩鄉(xiang) 達生村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誌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
巴洪加羅是土生土長的達生村人,也是服務隊發起人和負責人,在他的記憶中,以前曾出現過聶恰河部分源頭趨於(yu) 枯竭的現象。作為(wei) 傳(chuan) 統的畜牧業(ye) 大縣,草場和牛羊是治多縣牧民的生計來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牛羊數量急劇增長,過度放牧導致草原生態惡化、草地沙漠化,水汙染問題凸現。除此之外,盜獵分子的猖獗也加劇了人與(yu) 自然的矛盾。
在達生村村委會(hui) 的一間展覽室裏,展陳著上百張照片,涵蓋自然風光、高原動植物、民俗文化等,但最顯眼的卻是幾張動物骷髏的照片。“你看,這張是1996年在銀加雪山拍攝到的一具野犛牛的屍骸。”服務隊另一位負責人江永才仁說:“在高原地區拍攝到動物骨架並不是什麽(me) 稀奇事,但隨著雪線不斷上移,我們(men) 拍到一些很原始的打獵工具,這就說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由來已久。”
“2004年,達生村的牧民為(wei) 了護佑水源地、保護脆弱的家園生態環境,自發組織成立了一支誌願服務隊,這就是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誌願者服務隊的前身。剛開始,隻有村裏的幾個(ge) 年輕人加入,但隨著大家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加入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巴洪加羅說。
2004年,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還處於(yu) 初級階段,但達生村的牧民從(cong) 那時起就開始監測水源、保護環境、收集整理民俗文化……服務隊已經從(cong) 當初的4人小組發展到如今的96人團隊,並分為(wei) 攝影、旅遊、藝術、傳(chuan) 統文化、辦公等10個(ge) 小組,他們(men) 中有老人、有青年、有小孩,也有幹部、老師、學生。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監測水源的時節,每到這時隊員們(men) 會(hui) 按照監測區域和路線重新分組,之後帶上所需工具踏上一條又危險但又充滿未知和期待的監測之路。
在巴洪加羅的印象中,要數2017年3月的那次監測最讓他難以忘記。“連日大雪,山路被封,但枯水期的水源監測已迫在眉睫,於(yu) 是我和經驗豐(feng) 富的隊友藏紮不得不再一次踏上監測之路。第一天有驚無險,第二天就麻煩了,14時左右車陷進雪坑裏出不來了,四周又看不到一個(ge) 人,我倆(lia) 剛開始用鐵鍬挖,越挖車陷得越深,後來改用手刨,到了晚上更是天寒地凍,有種絕望的感覺,直到淩晨4時左右才把車拉出來,回來後手就脫了一層皮。”巴洪加羅說,類似的情況,服務隊隊員都有過,現在也會(hui) 遇到棕熊和狼群等,但隊員們(men) 從(cong) 來沒有抱怨和退縮過。
隨手翻開展覽室裏一本2020年的水源監測記錄本,上麵用漢藏雙語清晰記錄著水源名稱、監測人員、監測時間、水源所處經緯度、海拔高度、主流、陰流、陽流、水泉/水源情況變化(大、小、不變)、水源所處地地名、水源故事等內(nei) 容。
據介紹,服務隊已觀察記錄了聶恰河附近的水源處共1337個(ge) ,且通過觀察保護,達到恢複和淨化的目的。
求英才仁和洛南才仁都是達生村人,雖然年齡相差不大,但生活軌跡完全不同。
求英才仁沒有上過學,一直在家放牧,沒有出過遠門;而洛南才仁不僅(jin) 上了學,還考上了西北民族大學,自學了攝影攝像技術。2019年8月11日,因為(wei) 都加入了服務隊,他們(men) 相識並且成為(wei) 了創業(ye) 路上的好夥(huo) 伴。
服務隊更像一個(ge) 因為(wei) 環境保護而讓大家走到一起的互幫互助小組。求英才仁說:“加入誌願服務隊後,洛南才仁成了我的攝影老師,一步一步教會(hui) 我如何使用相機、如何取景、如何拍攝照片。2019年10月,我們(men) 倆(lia) 在縣上合夥(huo) 開了一個(ge) 藝術服務工作室,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和未來發展方向。”
別讓小鳥輕輕歎息,別讓蜻蜓折斷雙臂,
保護有益的動物,就是保護我們(men) 自己。
擦幹青蛙的眼淚,快撫平燕子的外衣,
勿忘地球媽媽的恩賜,我們(men) 把愛的使命托起。
我們(men) 是綠色環保衛士,我們(men) 是動物的親(qin) 密夥(huo) 伴
讓我們(men) 用真誠的心靈,換取大地明天的美麗(li) 。
這是一首寫(xie) 於(yu) 索布查葉生態遊牧文化節的詩。從(cong) 2018年開始,達生村在每年七八月份都會(hui) 舉(ju) 辦生態遊牧文化節。
“現在我們(men) 製定出了長期目標——將索布查葉地區打造成為(wei) 全國水源保護及生態文化節慶活動原創基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生態文明示範基地、水源生態文化體(ti) 驗旅遊綜合服務中心;挖掘、搜集並整理出版圖文並茂的索布查葉地區生態人文導讀手冊(ce) ,拍攝並推介具有影響力的水源生態與(yu) 人文影像作品。”服務隊旅遊組組長紮西文周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