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紮西培楚:新生代藏族創業青年的文化堅守

發布時間:2021-11-05 15:32:00來源: 央廣網

  “作為(wei) 創業(ye) 新青年,很感謝這個(ge) 美好的時代,讓我們(men) 有機會(hui) 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做好事業(ye) 的同時盡全力做好家鄉(xiang) 的文化傳(chuan) 播,是我賦予自己的一個(ge) 使命。”1995年出生於(yu) 香格裏拉的藏族小夥(huo) 紮西培楚,雖然是雪域高原創業(ye) 者隊伍中的年輕力量,但是他明晰的人生規劃顯示出有別於(yu) 這個(ge) 年齡的成熟思考。


紮西培楚在勘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探索打開香格裏拉的正確方式

  高中畢業(ye) 後選擇到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習(xi) 城市規劃與(yu) 設計的紮西培楚,來自香格裏拉。周圍的同學對他的衣食住行、他的家鄉(xiang) 文化抱有極大的好奇心。本著向大家傳(chuan) 遞更為(wei) 準確的藏文化的初心,他與(yu) 四位藏族好友一拍即合,在2018年共同創辦了公眾(zhong) 號“藏香galsang”,促使他們(men) 主動去了解家鄉(xiang) 文化,做力所能及的文化輸出。

  “‘年輕人容易把自己的創作衝(chong) 動誤認為(wei) 是創作才華’,我們(men) 在運營公眾(zhong) 號的過程中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聊及公眾(zhong) 號停辦的原因,紮西培楚笑言,隨著在公眾(zhong) 號上內(nei) 容輸出的跟進,他和朋友都感受到自身在家鄉(xiang) 文化了解上的不足,在內(nei) 容創作的深度上有些乏力。於(yu) 是,他們(men) 思考轉換方式來繼續藏文化的輸出,舉(ju) 辦文化沙龍由此成為(wei) 紮西培楚的第二個(ge) 突破口。

  說做就做。立足文化沙龍的目標是圍繞“香格裏拉的各個(ge) 方麵進行文化分享”,讓更多人以一個(ge) 新的視角去探索習(xi) 以為(wei) 常的現象和問題,了解“你所不知道的香格裏拉”,“藏香galsang”團隊創辦的文化沙龍第一期“香格裏拉的我性—名稱背後的文化本質”主題分享會(hui) 便獲得出乎意料的成功,緊接著舉(ju) 辦的五期文化沙龍在當地創業(ye) 者、公務員等對本土文化抱有極大熱情的群體(ti) 中產(chan) 生不小的影響,其中還同共青團迪慶州委、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聯合舉(ju) 辦的兩(liang) 期文化沙龍活動,獲得參與(yu) 者高度好評。

  “文化沙龍可以讓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所思所想,也搭建了讓香格裏拉各行各業(ye) 的前輩分享人生經驗的平台,讓大家深入了解家鄉(xiang) ,有所收獲。”在辦了六場室內(nei) 文化沙龍後,紮西培楚同夥(huo) 伴發現文化沙龍存在參與(yu) 人員特點和涉獵範圍較窄的局限性,便將方向轉向了“戶外節”。“畢竟,經過前麵的探索,我深入體(ti) 會(hui) 到親(qin) 身體(ti) 驗,參與(yu) 感更強才是打開香格裏拉的正確方式。”紮西培楚懇切地說。

  第一屆“香格裏拉青年戶外節”旨在讓年輕人在娛樂(le) 中體(ti) 驗本土文化,進而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活動以藏族最傳(chuan) 統的方式,邀請大家體(ti) 驗最正宗的藏式下午茶、在藏房中把酒言歡……通過最正宗的藏族活動激起香格裏拉年輕人濃烈的鄉(xiang) 愁,感受家鄉(xiang) 文化不一樣的魅力。


(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首次舉(ju) 辦戶外節活動便取得良好反饋,但因團隊管理不太成熟,成員各自忙於(yu) 主業(ye) 、無暇兼顧等原因,“藏香galsang”公眾(zhong) 號運營和相關(guan) 線下活動處在了停滯狀態。“目前我們(men) 準備吸納一些年輕人加入團隊,盡快把文化沙龍和戶外節恢複起來,讓大家有機會(hui) 能聚在一起交流、學習(xi) 。”

  “我想做一個(ge) 分享藏文化的設計師”

  “傳(chuan) 播家鄉(xiang) 文化”是紮西培楚賦予自己的使命,他在實現“分享藏文化的設計師”的理想道路上踏實前行。

  國外學成回到家鄉(xiang) 後,紮西培楚花了一年的時間和父母自駕走了迪慶、甘孜、西藏等涉藏地區,除了欣賞沿途美景,更多的是欣賞藏式建築風格,領悟其中的文化內(nei) 涵。

  “震撼”,是紮西培楚這次遊曆的最大感受。“之前我沒有這類經曆,對藏式建築的理解也僅(jin) 限於(yu) 香格裏拉周邊很小的區域。這次經曆,讓我認識到涉藏地區的文化多樣性,認識到不同地區生活的藏族人民和不同民族文化的融洽交融,而這種交融進一步體(ti) 現在建築的形態上,這完美呼應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也是我們(men) 設計師在做建築設計時需要認真考量的地方。”

  對自家藏餐廳進行改造是紮西培楚成為(wei) 職場人後的第一個(ge) 主導項目。在設計方案時,他堅持“每個(ge) 時間段都有其特定的年代特征”的觀念,不願把藏餐廳的改造體(ti) 現為(wei) 藏文化的複古,而是希望在保留藏文化質感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在設計改造方案時一遍遍修改,設計理念與(yu) 現實的衝(chong) 突一次次磨合,同藝術出身的父親(qin) 一次次交流設計想法,最終打造出現代與(yu) 傳(chuan) 統兼具的藏餐廳,受當地藏族人和體(ti) 驗藏餐的外地遊客的一致好評。


紮西培楚參與(yu) 建築改造(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藏式建築對環境的呼應力這點讓我非常著迷,這也是我近兩(liang) 年在建築設計中的研究重點。”紮西培楚在改造餐廳時,花了許多巧思在門窗上,製作了有韻律感的窗套來重現藏式建築的韻味,給人獨特的空間感受。這也再現了紮西培楚“建築要呼應當地人的生活需求和民族習(xi) 俗,建築改造要納入當地文化傳(chuan) 承”的設計理念,也堅定了他成為(wei) “分享藏文化的設計師”的人生理想。

  作為(wei) 創業(ye) 新青年,“感謝現在的美好時代帶來的機遇”是紮西培楚不斷提及的創業(ye) 感悟。紮西培楚對央廣網記者說,當下的時代,年輕人不再像父輩那樣為(wei) 生計發愁,有更多的可能去追逐夢想。“年輕人把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擅長的事情做好,遇到困難也堅持下去,在當下這個(ge) 時代絕對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也能讓我們(men) 的社會(hui) 變得更豐(feng) 富多彩。”這是紮西培楚對和同樣在創業(ye) 路上前行的創業(ye) 青年的經驗分享,也是對自己的未來期待。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族新青年紮西培楚的“創生活”

    運營有兩個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本地公眾號,主理一家原生態藏餐廳,同時還是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項目總監建築師。1995年出生的紮西培楚,雖算不上雲南香格裏拉最成功的藏族青年,但肯定代表雪域高原上的新生代。[詳細]
  • 紮西培楚的環保與公益之路

    在香格裏拉小中甸鎮和平村,有這麽一個青年,多年來他奔波在旅遊行業,是村裏的生態環境保護者,他還從事著愛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守候著家鄉的綠水青山,用愛心為家鄉奉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