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博物館升級 都蘭熱水大墓部分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11月29日,青海省博物館推出的“1+3”主題展覽開展。展覽匯集青海省垣各文博單位館藏珍品,其中,都蘭(lan) 熱水大墓部分出土文物首次亮相。
據了解,“1+3”主題展覽即“青海曆史文物展”為(wei) 主,“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為(wei) 輔的主題展覽,展覽展陳麵積增加至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1331套(2405件),其中一級文物191件,珍貴文物248件(套)。
觀展。人民網 楊啟紅攝
“青海曆史文物展”結合青海曆史發展進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觀再現古代青海境內(nei) 的羌中道、吐穀渾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馬古道的交通功能與(yu) 曆史風采,以青海馬家窯文化、宗日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約文化、諾木洪文化為(wei) 典型代表,印證了青海是絲(si) 綢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幹線的曆史史實和厚重深遠的曆史文化淵源。
青海史前彩陶集中展示區。人民網 楊啟紅攝
渦紋彩陶壺。人民網 楊啟紅攝
雙人抬物紋彩陶盆。人民網 楊啟紅攝
木軺車。人民網 楊啟紅攝
鸞鳳銅熏爐蓋。人民網 楊啟紅攝
“青海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示建國以來青海考古成果,這也是青海省首次舉(ju) 辦考古成果專(zhuan) 題展覽,共展出精品文物314件套,其中珍貴文物93件套。展覽將青海考古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遺址進行集中展示,輔以古道調查、文物保護等內(nei) 容。同時,展覽還首次綜合性對海西都蘭(lan) 熱水墓群的四個(ge) 墓葬進行了全麵介紹。
柳灣遺址房屋複原。人民網 楊啟紅攝
鑲綠鬆石鳳釵(都蘭(lan) 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人民網 楊啟紅攝
|
木骨黃鶴地三色斜紋絲(si) 織錦鳥(都蘭(lan) 縣熱水墓群出土)。人民網 楊啟紅攝
黃地聯珠團窠對龍紋綾衣(都蘭(lan) 縣熱水墓群出土)。人民網 楊啟紅攝
“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精品展”立足於(yu) 青海地區代表性非遺項目,選取熱貢藝術、黃南藏戲、“花兒(er) ”等6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項目,以及加牙藏族織毯技藝、土族納頓節、塔爾寺酥油花等8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河湟剪紙、河湟刺繡等1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作為(wei) 展示對象,共計展出190套(640件)展品。
“下藏棋”農(nong) 民畫。人民網 楊啟紅攝
湟源排燈展示。人民網 楊啟紅攝
撒拉族皮筏子展示。人民網 楊啟紅攝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依托青海省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梳理全省紅色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利用青海省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紅色遺址、革命曆史紀念場所等紅色資源,講好青海的革命史和紅色文化故事,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精神譜係,講好長征精神、西路軍(jun) 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兩(liang) 路”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新青海精神等。
紅光寺屋脊青磚(複製品)。人民網 楊啟紅攝
馬燈。人民網 楊啟紅攝
此外,此次展覽還創新采用數字展廳、線上觀展、線上聽講解等手段,不斷豐(feng) 富展陳新體(ti) 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博物館升級 上展文物體量為青藏高原最大
青海省博物館經一年半升級改造後開館並舉辦“1+3”主題展覽,160件藏品首次亮相。[詳細] -
跨越時空對話百年考古——精美文物亮相青海考古成果展
11月30日,青海省博物館攜最新策劃推出的四大展覽正式對外開放。此次新展包括青海曆史文物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錄展、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詳細] -
青海都蘭血渭一號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青海海西都蘭熱水墓群40餘件出土文物首次展出,通過微縮景觀、主題宣傳片、場景複原、紀錄片推介等形式首次綜合性對海西都蘭熱水墓群的四個墓葬做了全麵介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