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木裏礦區修複:種草複綠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布時間:2021-12-09 15:20:00來源: 人民網-青海頻道

  初冬,再次走進木裏礦區江倉(cang) 1號井,礦坑邊坡、坑底附在地表的披堿草、早熟禾隨風搖擺。極目遠眺,原本綠色的防塵網逐漸被長出的牧草替代,礦區日漸恢複原始的麵貌。

|
2021年11月,複綠後的木裏礦區江倉(cang) 1號。人民網 甘海瓊 攝

  “兩(liang) 月見型打基礎、當年建製強保障、兩(liang) 年見綠出形象、三年見效成公園。”2020年8月,青海省召開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動員部署會(hui) ,通報《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3年)》,提出四個(ge) 方麵27項具體(ti) 任務,並明確了任務完成期限。

  “將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當成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青海的承諾擲地有聲,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

  在生態敏感區施工、項目質量要求高、協調任務重、安全要求高、施工隊伍多、機械數量多……麵對礦區自然條件惡劣、施工窗口期短等現實困難,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可謂任務繁重、難度極大。

  要如期達到目標,唯有紮實落實、千方百計執行。渣山平整、采坑回填、地貌重塑、優(you) 化整治方案……木裏礦區修複工作在迎接挑戰和破解難題中,如期完成了重塑地貌的工作任務。

  2021年開始,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迎來更重要的工作任務——種草。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區,礦區種草複綠工程在國內(nei) 屬首例,尚無成熟的技術支撐。土壤怎麽(me) 改良?種什麽(me) 品種的草?成活率如何?一切都得“摸著石頭過河”。


整治開始初期,活躍在木裏礦區各礦井整治現場的撿石機。人民網 甘海瓊 攝

  木裏礦區各治理礦井根據實際情況製定了符合自身的種草複綠方案。“江倉(cang) 1號井結合實際情況,多次修改整治方案,提出了‘渣山削坡整形+采坑回填緩坡+岩壁整治+地形地貌重塑+土壤重構與(yu) 植被複綠’的采坑、渣山一體(ti) 化治理模式。”今年4月,在木裏礦區江倉(cang) 1號井,海北州副州長何燦介紹,為(wei) 了平整後的渣山有覆土能種草,項目團隊研究改良了機器設備,將大石頭從(cong) 渣土中篩選出來,比人工撿石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覆土有了,肥力不夠種草怎麽(me) 辦?專(zhuan) 家經過多輪論證研究後得出結論:使用與(yu) 土壤有機質組成和性質類似並含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天然腐殖質資源進行添加替代,可大幅縮短土壤熟化的培育周期。

  一時間,牧區常見的羊板糞成了覆土追肥的緊俏貨。“羊板糞存量到底夠不夠?價(jia) 格為(wei) 什麽(me) 會(hui) 上漲?”青海省市場監管和林草部門會(hui) 同專(zhuan) 家,實地走訪農(nong) 村牧區調查發現,當時海北、海西、西寧等地的羊板糞,能滿足治理礦區的需求;牧戶出售的羊板糞價(jia) 格略微上漲,主要原因是運輸和裝卸部分。


2021年4月,堆放在整治現場的羊板糞。人民網 甘海瓊 攝

  終於(yu) ,羊板糞價(jia) 格回落到一個(ge) 合理區間,但新的問題再次出現。“羊板糞還不是商品,無法給它定性一個(ge) 有機物含量的標準,不同批次、不同產(chan) 地的羊板糞有機質含量都會(hui) 不同。”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和複綠前土壤驗收團隊,將不同批次羊板糞有機質檢測納入到驗收方案中。

  “今天驗收完成,明天就開始種。”5月31日,在青海省召開的木裏礦區和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整治綜合調度會(hui) 上,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李曉南介紹,各礦井種草複綠條件省級驗收陸續開展,木裏礦區種草工作進入20天的窗口期。錯過這20天的種草窗口期,草籽成活率大大降低,工作時間異常緊迫。

  渣土改良實驗、菌肥實驗、不同品種試種、適地灌木栽培試驗……為(wei) 提高各礦區草籽成活率,項目部進行各種嚐試,利用科學方法降本增效。而這些實驗,也為(wei) 木裏礦區生態修複提供了理論依據;科學專(zhuan) 業(ye) 的種草技術流程,嚴(yan) 格的草種配比,適時適量的灌溉……優(you) 化的施工辦法有效提高了各礦區草籽成活率。

  今年7月的監測數據顯示,各礦井種草作業(ye) 麵坡地每平方米出苗達1000株以上,平地每平方米出苗達1500株以上,出苗均勻,長勢良好,均全麵達到設計要求。種草複綠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了“兩(liang) 年見綠出形象”的目標。


2021年8月,木裏礦區某礦井種草試驗區。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9月13日至15日,木裏礦區種草複綠工程2021年度項目進行驗收工作,共完成種草複綠麵積30331.3畝(mu) 。種草複綠區當年平均每平方米出苗株數、平均植被蓋度達到驗收標準,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要利用越冬時機,提前謀劃部署,研究種草複綠效果評估和補播補種補肥事宜。”10月27日,青海省副省長劉濤主持召開木裏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現場調度會(hui) 時強調。


木裏礦區江倉(cang) 1號礦複綠前後對比。人民網 甘海瓊 攝

  多部門經過調研和會(hui) 商,擬定了《木裏礦區種草複綠管護保育方案》,著眼今冬明春木裏礦區種草複綠後期管護保育關(guan) 鍵期的實際,結合技術支撐專(zhuan) 家團隊的建議,提出“今冬明春、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以後”四個(ge) 階段的管護保育目標,明確了“強化保育、圍欄封育、撫育管護、巡護管護、禁牧管護和生態監測”六項舉(ju) 措,持續提升木裏礦區種草複綠成效。

  長出草,隻是木裏礦區生態修複工作的一部分。“高寒地區生態恢複迄今仍是世界性難題,今年種草能否適應自然環境需要時間檢驗,生態修複植被越冬和返青期的保育工作十分重要。”11月初,青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傑翔實地調研木裏礦區修複情況時指出,要確保整治成果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


2021年11月,李傑翔(右一)在木裏調研。人民網 甘海瓊 攝

  如今,木裏礦區複綠區域已進入更加重要的後期保育管護、持續鞏固提升複綠關(guan) 鍵期。青海將不斷總結高原高寒高海拔木裏礦區生態修複經驗,補齊短板、迎接挑戰,管護好、利用好生態環境,努力讓木裏礦區早日恢複草種得出、水涵養(yang) 得住的麵貌。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