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隧道變“翻山”為“穿山” 冬季過夾金山將不再難
冬日的夾金山,雪花飛舞,陰冷刺骨。12月26日,海拔3000多米的小金縣達維鎮唐家山附近,氣溫低至零下5攝氏度。
“隧道開工啦!”達維鎮夾金村(夾金山隧道小金端出口)的開工儀(yi) 式現場熱潮湧動,圍觀群眾(zhong) 的臉上笑容燦爛。
“夾金山,夾金山,鳥兒(er) 飛不過,凡人不可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這句流傳(chuan) 至今的民謠,道盡夾金山的“險”和“難”。86年前,中央紅軍(jun) 成功翻越夾金山,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北上新征程;86年後,作為(wei) 省委省政府“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民生工程,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開工建設,將破解製約革命老區發展的冬季出行難題,讓夾金山段由“通”變“暢”。
沿線群眾(zhong) 多年的期盼
隧道修好後可全天候暢跑,不會(hui) 再有“冬管”
一大早,達維鎮夾金村村民楊靜就穿上民族服裝,來到開工現場。“我們(men) 盼這條隧道好多年了!”她興(xing) 奮地說。
國道351線是翻越夾金山的唯一公路,穿過夾金山,就是位於(yu) 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雅安市。國道351線夾金山埡口海拔4100餘(yu) 米,“一到冬天大雪封山,大車沒法走,小車晚上也不敢走。”楊靜記得,有次一位村民受傷(shang) 了,本想趕到天全縣的骨科醫院就醫,因為(wei) 大雪封山沒能出去,留下後遺症。
翻夾金山有多難?貨車司機馮(feng) 祥雲(yun) 說起就搖頭。2008年起,馮(feng) 祥雲(yun) 就駕車拉貨往返於(yu) 雅安和小金之間。“以前跑一趟要兩(liang) 天,現在隻要一天,但前提是不堵車、沒有下雪。”他說,夾金山上冰雪路段多,每次翻山都捏著一把汗。
近年來,夾金山段公路升級為(wei) 國道後,加強了安全管製,每年有3個(ge) 月“冬管”,在此期間隻能小車過,貨車、大型車輛不能通行,馮(feng) 祥雲(yun) 隻得從(cong) 其他公路繞行到雅安。“修隧道太好了!不但節約了時間,生命安全也更有保障。”他的期盼之情溢於(yu) 言表。
聊起夾金山的路,42歲的夾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平有說不完的話。“以前,夾金山是沒有路的,隻有挑夫走的羊腸小道。”他轉述著長輩講過很多遍的故事:夾金山山頂積雪常年不化,不小心掉進雪塘就爬不出來,常走這條路的挑夫,每隔一段就用石頭壘個(ge) “望杆”,給後行者留下印記。1935年,中央紅軍(jun) 翻越夾金山,請當地人當向導,就是沿著“望杆”行進。小時候,李平上山放牛,見過當年的羊腸小道以及殘留的“望杆”基座,“路特別險,一側(ce) 就是懸崖,真是佩服當年的紅軍(jun) 們(men) 。”
這些年,李平看著家門口的路從(cong) 土路、省道升為(wei) 國道,隨著路況變好,一茬茬遊客來到小金,夾金村發展起了鄉(xiang) 村旅遊。“但是,旅遊收入的季節差特別大。”李平說,夏秋季每到節假日,村裏的民宿都是爆滿,但一到冬春季,受冰雪影響,基本沒有遊客。“聽說夾金山隧道修好後,可以全天候暢跑,不會(hui) 再有冬管,這可太好了!”他豎起大拇指,“這真是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項目
前期審批“零延誤”,創造同類項目審批的最快速度
回應夾金山兩(liang) 側(ce) 11萬(wan) 藏漢群眾(zhong) 的多年心願,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夾金山隧道建設作為(wei) “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民生工程,給予大力支持,著力推動建設。
“夾金山隧道建成後,國道351線夾金山段將不再受冬季冰雪困擾,真正實現由‘通’變‘暢’。”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朱學雷說。
夾金山隧道全長9.35公裏,建設工期4年,設計時速60公裏,進出口在海拔3000米左右,比現在的埡口路段降低1000米,可常年全天候通行,解決(jue) 了夾金山越嶺路段冬季長期管製通行的問題。隧道建成後,將節約翻越夾金山裏程34公裏,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最快1小時縮短為(wei) 10分鍾。
據介紹,夾金山隧道的前期審批創下“零延誤”的紀錄。夾金山隧道建設區域生態十分脆弱,涉及多個(ge) 環境敏感區,重大不良地質問題突出,而且是國內(nei) 最長的二級公路隧道,要件審批難度極大、施工建設難度極大。為(wei) 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實施,省領導親(qin) 自協調,省交通運輸廳會(hui) 同省級相關(guan) 部門和雅安市、阿壩州,按照“依法依規、程序不減、周期縮短”的推進模式,提前完成項目開工要件辦理,前期工作時間由常規的兩(liang) 年縮短到半年,創造了同類項目審批的最快速度。
國道351公路沿線周邊紅色資源、自然資源豐(feng) 富。朱學雷介紹,為(wei) 促進沿線紅色旅遊資源開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撐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夾金山隧道將深化“交通+旅遊”融合發展理念,按照“隧即是景,景即是隧”隧景相融思路,建設現代化綜合服務區,增設紅色元素,並暢連旅遊景區(點),推動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帶動電商物流發展。
對此,李平深有同感。他說,打通了夾金山,沿國道350線、351線可形成旅遊小環線,激發沿線旅遊資源潛力。
逼近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
為(wei) 解決(jue) 環保和不良地質問題,在普通公路建設中首用TBM施工
9.35公裏長的夾金山隧道,投資17.73億(yi) 元,平均每公裏投資近2億(yi) 元。這條二級公路隧道的建設成本,逼近山區高速公路。
“夾金山隧道的設計建設麵臨(lin) 兩(liang) 大難題。”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隧道與(yu) 地下工程分院院長林國進說。首先是生態環保要求高,項目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chan) 核心區、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環境敏感區,生態環境脆弱。其次是施工安全風險高,隧道穿越小金弧形構造帶,埋深達1400米,岩爆、湧突水、大變形、瓦斯等潛在重大不良地質問題非常突出。
為(wei) 解決(jue) 上述難題,設計方案最終確定采用TBM(全斷麵硬岩隧道掘進機)進行輔助施工,這也是國內(nei) 普通公路建設中首次使用TBM施工。林國進介紹,在夾金山隧道的主洞外,將同時建設一個(ge) 平行導洞,TBM打通平行導洞後,從(cong) 平導洞進入主洞,增開多個(ge) 作業(ye) 麵,再采取傳(chuan) 統的鑽爆法施工。這樣施工,避免了在山體(ti) 上打斜井作業(ye) ,實現對沿線生態的保護。同時,TBM是機械化施工,可極大地提高作業(ye) 效率,建設工期隻需 4年,若采用傳(chuan) 統鑽爆法至少需 6年才能建成。
打隧道產(chan) 生的棄渣如何處置?夾金山隧道將采用隧道自利用、洞口綜合體(ti) 填築、結合地方需求綜合利用、遠運棄置等多種方式,實現對180萬(wan) 方隧道棄渣的合理處置,綜合利用率達到42%。
運行更安全,也是夾金山隧道一大特色。夾金山隧道主洞通行日常車輛,平導洞用於(yu) 通風排煙、應急救援和輔助加快施工。“我們(men) 在國內(nei) 二級公路隧道中首次設置‘八字型’交通轉換帶。”林國進說,主洞與(yu) 平導洞之間共設置8條車行橫通道和25條人行橫通道,平均每260米就有一次橫向連接。當發生交通事故時,利用交通轉換帶和平導洞疏散社會(hui) 車輛。
鏈接
什麽(me) 是TBM
TBM為(wei) 全斷麵硬岩隧道掘進機(Tunnel Boring Machine)的英文簡稱,是機、電、液、光、氣等係統集成的工廠化流水線隧道施工裝備,能夠實施掘進、支護、出渣等施工工序並行連續作業(ye) ,可實現傳(chuan) 統鑽爆法難以實現的複雜地理地貌深埋長隧洞的施工。該工法較傳(chuan) 統工法具有掘進速度快、利於(yu) 環保、綜合效益高等優(you) 點,掘進效率較以往提高3倍以上。該工法在鐵道、水電、交通、礦山、市政等隧洞工程中已有廣泛應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