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高原冰雪情

發布時間:2022-02-05 09:15:00來源: 新華網

  崗什卡雪峰巍峨延綿,玉珠峰高寒險峻,阿尼瑪卿雪山主峰瑪卿崗日終年白雪皚皚……

  這裏是青藏高原,這裏是大美青海,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激發著高原民眾(zhong) 對冰雪“火一般的熱愛”。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到來,雪山下長大的孩子,心中的冰雪夢正在綻放。

  雪山下的孩子成為(wei) 冰雪小將

  初冬時節,和煦的陽光灑滿校園,十幾個(ge) 生龍活虎的少年排成“一”字,腳踩滑輪,手持雪杖,風馳電掣般從(cong) 遠處滑來——由於(yu) 沒有專(zhuan) 業(ye) 滑雪賽道,他們(men) 隻能進行“旱滑”。

  青海省體(ti) 育職業(ye) 技術學校位於(yu) 西寧市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ti) 育訓練基地內(nei) ,記者采訪時,隊員們(men) 正在上一堂滑雪課。

  流暢的肌肉線條,小麥色的皮膚。排在前列的藏族小夥(huo) 名叫萬(wan) 瑪昂青,今年已是他來到青海省體(ti) 校的第四個(ge) 年頭。

  “我從(cong) 小見到雪就非常興(xing) 奮,對冰雪有種天然的親(qin) 切感。”萬(wan) 瑪昂青說,他的家位於(yu)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的一座雪山腳下,初中畢業(ye) 後,他來到體(ti) 校進行專(zhuan) 業(ye) 訓練。在練習(xi) 一年半長跑後,他通過跨界選材方式進入越野滑雪訓練隊。

  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ti) 育訓練基地是中國海拔最高、適合耐力訓練的國家高原體(ti) 育基地,青海省體(ti) 校越野滑雪和冬季兩(liang) 項項目教練李俊業(ye) 說,為(wei) 了培養(yang) 青海省自己的冰雪隊伍,2018年底,學校通過跨界選材選拔冰雪隊員。最終,一支由18名隊員組成的訓練隊正式成立。

  萬(wan) 瑪昂青清楚記得進入訓練隊時的興(xing) 奮感,電視上專(zhuan) 業(ye) 的滑雪運動員瀟灑飄逸的身影讓他著迷。這個(ge) 來自雪山腳下的藏族少年,心裏悄然種下一個(ge) 冰雪夢。通過艱苦的訓練,過去兩(liang) 年裏,萬(wan) 瑪昂青接連在全國青少年冠軍(jun) 賽、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獎。

  “付出,一定會(hui) 讓我滑得更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萬(wan) 瑪昂青說。

  艱辛與(yu) 心酸

  2018年,注定是青海省冰雪隊伍發展壯大不平凡的一年——組建冬季項目隊伍時“白手起家”,沒有教練,從(cong) 吉林等冰雪運動強省聘請;沒有隊員,就從(cong) 青海省體(ti) 校和青海體(ti) 工大隊跨界選拔;沒有專(zhuan) 業(ye) 裝備,教練團隊四處協調,希望隊員們(men) 能盡快投入訓練。

  冬季兩(liang) 項項目,滑行是基礎,射擊是核心。為(wei) 了讓隊員進步更快,射擊運動員出身的教練李俊業(ye) 發揮自身特長,重點訓練隊員們(men) 的射擊能力。缺乏專(zhuan) 業(ye) 的滑雪道,李俊業(ye) 就帶領隊員們(men) “旱滑”。

  要想在專(zhuan) 業(ye) 場地進行規範化訓練,隊員們(men) 必須去專(zhuan) 業(ye) 賽道進行訓練。國內(nei) 隻有河北承德、內(nei) 蒙古烏(wu) 蘭(lan) 察布、內(nei) 蒙古牙克石等地擁有專(zhuan) 業(ye) 賽道。

  牙克石滑雪場是三地中費用較低的,每人每天的訓練費用需要330元。訓練一個(ge) 月下來,一個(ge) 孩子至少需要一萬(wan) 元。每年外出集訓一般需要5個(ge) 月,不低的訓練費用開支決(jue) 定了隊裏每次集訓的名額隻能有2-4人。

  “由於(yu) 資金緊張,我們(men) 每次選派外出集訓的隊員都是優(you) 中選優(you) ,孩子們(men) 也都很爭(zheng) 氣,所有參加集訓的孩子都在全國性的比賽中拿了名次。”李俊業(ye) 驕傲地說,2020-2021年賽季,青海省體(ti) 校的隊員在全國冬季兩(liang) 項冠軍(jun) 賽中包攬了第二至第五名。

  如火如光的冰雪夢

  如果你沒去過青海崗什卡雪山,你就不知道什麽(me) 是“夏季的滑雪登山樂(le) 園”;如果你沒登過玉珠峰,你一定錯過了“人生的第一座雪山”。這是戶外運動迷常說的一句話。

  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態地位重要。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同樣蘊含巨大潛力。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有望打破高原“夏季短暫、冬季漫長”的旅遊發展瓶頸,高原冰雪旅遊、文化、體(ti) 育等多產(chan) 業(ye) 正在實現深度融合,單一的冰雪觀光模式也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康樂(le) 滑雪場裏歡聲笑語不斷,零基礎的滑雪新手和滑雪發燒友們(men) 在這裏親(qin) 近自然,體(ti) 驗滑雪樂(le) 趣。這座海拔2700多米的滑雪場每年接待遊客近10萬(wan) 人次。

  31歲的李玉軍(jun) 是康樂(le) 滑雪場的一名滑雪教練,夏季,他在縣裏打一些零工貼補家用,每年冬季到來時,他為(wei) 初來滑雪的人教授滑雪技藝,一個(ge) 雪季有3萬(wan) 多元的收入。

  冰雪運動進校園也讓更多高原的孩子感受到冰雪運動魅力。

  西寧市市民中心冰球館總經理霍加開說,開館以來,他們(men) 與(yu) 西寧市14所中小學校合作開展過冰壺進校園活動。寒假裏,每天都有近300人在冰球館滑冰、切磋球技。

  “對外開放兩(liang) 年多,西寧市市民中心冰球館不僅(jin) 培養(yang) 了一批優(you) 秀的青少年運動員,也讓更多的西寧市民和高原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上冰’。”霍加開說。

  2021年,青海省出台的《關(guan) 於(yu) 促進冰雪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青海省冰雪旅遊形成較為(wei) 合理的空間布局和較高品質的發展格局,冰雪旅遊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而北京冬奧會(hui) 也讓高原冰雪夢如火如光,給人力量。

  “青海省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融入冬春季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積極打造青海冬春季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催熱冬春季旅遊市場。”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常紅安說,今後文旅部門將進一步拓寬冰雪旅遊空間,助力高原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