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加到134種

發布時間:2022-04-20 08: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加到134種
圖為(wei) 白腰杓鷸。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供圖

  19日,記者從(cong)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了解到,日前,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駐站監測人員協同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員環湖監測時,遠距離發現一隻體(ti) 型偏大的鷸,最終確認為(wei) 白腰杓(sháo)鷸。至此,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增加到17目39科134種。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yu) 玉樹市隆寶鎮境內(nei) ,保護區總麵積達100平方公裏。該保護區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擁有典型的內(nei) 陸濕地和水域生態係統,是青海省建立的首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首個(ge) 黑頸鶴繁殖保護地。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更多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也在隆寶棲息繁衍。


圖為(wei) 白腰杓鷸。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供圖

  白腰杓鷸隸屬鴴形目鷸科,全長57厘米至63厘米,嘴甚長而下彎;腰白,漸變成尾部色及褐色橫紋。與(yu) 大杓鷸區別在腰及尾較白,與(yu) 中杓鷸區別在體(ti) 型較大,頭部無圖紋,嘴相應較長。多棲於(yu) 水邊沼澤地帶及濕地草甸,見單獨活動,有時結小群或與(yu) 其他種類混群。性機警,活動時步履緩慢穩重,並不時的抬頭四處觀望,發現危險立刻飛走。常邊走邊將長而向下彎曲的嘴插入泥中探覓食物,主要以甲殼類、軟體(ti) 動物、小魚、昆蟲、植物種子為(wei) 食。

  據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介紹,高寒缺氧和水文等因素驅動下,隆寶發育出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形成這片典型、獨特、代表性的高寒沼澤濕地。育了青藏高原腹地最為(wei) 多樣的濕地類型,是青藏高原濕地生態係統的典型代表。隆寶保護區是全球鳥類遷徙線路上的重要停歇節點,多樣的生境哺育了種群豐(feng) 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珍稀野生動植物。

  近年來,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通過持續加強生態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水鳥棲息生境持續改善,隆寶濕地食物資源不斷豐(feng) 富、鳥類物種持續增加,生態係統更加健康穩定。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