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茶卡”,一個旅遊非典型性樣本分析

發布時間:2022-04-29 10:03:00來源: 青海日報


天空之鏡。王生榮 攝


浪漫天鏡。趙星星 攝


雲(yun) 中小火車。王生榮 攝

  茶卡鹽湖,相對於(yu) 國內(nei) 絕大多數景區而言,可謂“與(yu) 眾(zhong) 不同”,無論是它的走紅或是景觀特質的展現。

  發表於(yu) 網絡上的一組照片:平靜的湖麵,清晰倒映著藍天、白雲(yun) 、山巒,還有擺出各種造型的人影;而夜景,浩瀚的銀河下,星空與(yu) 湖麵融為(wei) 一色,夢幻而迷離。照片先是在朋友圈轉發,繼而在各大平台流傳(chuan) ,“流量”迅速集聚,讓茶卡鹽湖從(cong) 一個(ge) 製鹽企業(ye) “爆紅”成為(wei) 熱門旅遊景點,“天空之鏡”蜚聲國內(nei) 外。

  將茶卡鹽湖作為(wei) 旅遊發展網絡影響力樣本進行探尋和分析,我們(men) 不斷感受著它的獨特:欣賞茶卡鹽湖的“美”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人們(men) 的體(ti) 驗會(hui) 截然不同:豔陽高照,鏡麵般的鹵水反射出藍天白雲(yun) ,站在水麵,如同站在了天地的盡頭;反之,天地一片灰蒙蒙,缺乏邊際和色彩。

  6月至10月的最佳遊覽時間裏,遊客蜂擁而至,而拍攝“大片”“美照”又需要遠離人群,營造出一個(ge) 純淨、空靈的環境。矛盾、兩(liang) 難,由此網上一度出現“兩(liang) 極”評價(jia) 。

  在最短的時間裏規劃改造景區環境、最大限度提高遊客承載量。遊覽季節積極提供氣象服務,提醒遊客預約門票和住宿、合理安排入園時間,引導遊客去人少的湖區深處……以服務質量提升對衝(chong) 景觀的非典型性特質,茶卡鹽湖景區一直在積極探索,並將繼續努力!

  茶卡鹽湖景區的成功或許不能複製,但卻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yi) 。大美青海,這片高原淨土該如何更好地展現自身獨特魅力,如何讓生態價(jia) 值和旅遊發展潛力更加契合,需要我們(men) 深入地思考和實踐……

  “走進鹽湖,湖麵猶如一麵鏡子,從(cong) 青海的天空中飄落,落在茶卡,湖如鏡,鏡是湖。藍天、白雲(yun) 、雪山、人影,純淨的交織如同一場夢境。”這段留在網絡上對茶卡鹽湖詩意的描述,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茶卡鹽湖景區,可謂美譽傍身:“中國天空之鏡”“中國最美星空”“2020網紅打卡地價(jia) 值推薦榜全國第三”,已成為(wei) 青海省一張響當當的旅遊名片。

  2016年,茶卡鹽湖景區正式升級為(wei)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並進入國家旅遊局首次公布的全國景區紅黑榜中“全國秩序最好的景區”之列;2020年,茶卡鹽湖景區拿到5A級景區申報“入場券”。

  短短幾年時間,茶卡鹽湖景區旅遊人數呈現爆發式增長。究其原因,除了鬼斧神工的獨特自然景觀外,互聯網的助力功不可沒。以“網紅打卡地”的身份,茶卡鹽湖實現了景區影響力的迅速集結。

  從(cong) 工業(ye) 生產(chan) 區到熱門景區

  茶卡鹽湖到底是怎麽(me) “火”的,現在流傳(chuan) 著很多版本。不過大多數人的記憶中應該是從(cong) 2014年一組轉發量驚人的照片開始。

  一個(ge) 隻是偶爾會(hui) 有內(nei) 部人員領著親(qin) 朋好友來參觀的製鹽企業(ye) ——青海省鹽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遇到了企業(ye) 的轉折點:2014年接待遊客40餘(yu) 萬(wan) 人次;2015年接待遊客突破百萬(wan) 人次。

  在青海鹽業(ye) 公司很多員工的記憶裏,猝不及防湧入的遊客讓人欣喜,也讓人無措。

  是閉門謝客,還是笑臉迎客?是專(zhuan) 注本業(ye) ,抓緊鹽業(ye) 生產(chan) ,還是把握機遇“多條腿走路”?最終企業(ye) 給出了讓人期待的回複——開門迎客。

  但是,很快新的問題產(chan) 生了,在沒有任何接待經驗的情況下,蜂擁而至的遊客,不僅(jin) 帶來了人氣,但也帶來了“煩惱”。

  2015年,由企業(ye) 生產(chan) 區迅速轉變“身份”的景區體(ti) 會(hui) 了一把什麽(me) 叫做不堪重負。

  當時進出景區隻有一條路,遊覽區域也非常小,基礎設施薄弱,遊客食宿都無法解決(jue) 。準備不足的遊客隻能買(mai) 周邊牧民和居民出售的高價(jia) 大餅、雞蛋、方便麵之類的吃食。住宿條件有限,很多遊客隻能睡在車裏。“企業(ye) 那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每天晚上安排專(zhuan) 人巡邏,敲遊客的車窗提醒,給他們(men) 送水,送保暖衣物。”對於(yu) 當年的困境,許多老員工曆曆在目。

  麵對突然擺在麵前的機遇和挑戰,2015年,省屬國企西部礦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作為(wei) 開發主體(ti) ,聯合海西州、烏(wu) 蘭(lan) 縣兩(liang) 級國有資本,成立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茶卡鹽湖景區進行全麵投資建設。

  參與(yu) 過景區建設的人,說起這段經曆都是記憶猶新:“2015年的冬季特別寒冷,往年不結冰的鹵水都凍成了塊狀。一艘采鹽船裏要放上十個(ge) 八個(ge) 小煤爐,才能把鹽化開,再從(cong) 船艙裏卸下來,鋪在道路上。船要打樁,人就得下到冰冷的水裏掄大錘,當時零下30多攝氏度的鹽湖,職工們(men) 說跳就跳下去了。”

  “雖然非常艱苦,但為(wei) 了保證在第二年的夏季正式開園,當時從(cong) 省上、州上、縣上、鎮上,再到我們(men) 西礦集團,大家齊心協力,24小時作業(ye) ,打破了冬季不能施工的神話。”當年那異常艱苦又滿懷豪情的建設場景,至今依然讓每一位參與(yu) 者動容。

  茶卡鹽湖景區於(yu) 2016年6月1日正式開園營運,當年建成當年盈利。截至目前,已先後建成觀光棧道、觀光鐵路、遊船航道、碼頭、觀光塔、集散廣場、停車場、青鹽賓館、遊客服務中心、鹽文化館等基礎設施,滿足了遊客入園需求。迄今,累計投資7.5億(yi) 元,曆經6年發展,成功將茶卡鹽湖由一個(ge) 單一的鹽湖工業(ye) 產(chan) 區,建設成為(wei) 環境優(you) 美、景色壯麗(li) 、遊客雲(yun) 集的旅遊勝地。旅遊人數從(cong) 2015年的百餘(yu) 萬(wan) 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323萬(wan) 人次,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響降低至175萬(wan) 人次,仍處於(yu) 省內(nei) 景區接待量的前列。

  不久前,記者沿著109國道進入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wu) 蘭(lan) 縣茶卡小鎮,道路兩(liang) 旁門麵整潔的餐館和賓館一家挨著一家。

  沿著小鎮向南進入景區,高大的鹽雕矗立在湖畔,寬闊的停車場、幹淨整潔的硬化道路、隨處可見的綠色植物以及延伸到湖心的有軌觀光小火車……短短幾年時間,這裏的變化天翻地覆。

  “變化太大了!當年滿地塵土,要不是看見鹽湖,還以為(wei) 自己走錯了地方。”來自陝西的李先生,2014年曾經來過茶卡。當他再次從(cong) 陝西帶著朋友踏入景區時,這裏的變化讓他難以置信。

  巨大變化的背後,是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是政企通力合作、共建共享理念之下的跨越式發展,是建設者們(men) 辛勤汗水的結晶。

  為(wei) 提升景區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我們(men) 的員工80%都是從(cong) 工業(ye) 企業(ye) 轉型過來的,因此提高服務水平是重中之重。走出去參觀、學習(xi) ,邀請專(zhuan) 業(ye) 教師給員工上課,不斷提升素質。”茶卡鹽湖文旅公司副總經理景春豔說。

  可以說,這種由旅遊市場形成的倒逼機製,涉及了景區服務、賓館服務、導遊服務、交通服務等諸多元素,茶卡鹽湖景區的開發運營也成為(wei) 國有企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典範,完成了從(cong) 網紅向實力派的成功轉型,同時帶動了茶卡鎮周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和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

  借勢旅遊實現發展雙贏

  “這幾年,大量遊客來到茶卡,讓我們(men) 的收入提高不少。許多人把自家房子改造一下,租給開民宿、農(nong) 家樂(le) 的老板,一個(ge) 院子一年就有10萬(wan) 元左右的租金。原來的住戶還能成為(wei) 民宿的工作人員,一個(ge) 人每月又有兩(liang) 三千元的工資。有能力的也可以自己開,一年下來能掙不少錢。”茶卡鎮居民何元福告訴記者。

  鹽湖景區帶動茶卡鎮二、三產(chan) 業(ye) 迅速增長。通過製作鹽雕、開農(nong) 家樂(le) 、開旅行社、從(cong) 事旅拍等多種途徑,小鎮居民得到商機,收入快速提升。

  在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茶卡鹽湖景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當地居民有序參與(yu) 旅遊資源的開發機製,想方設法支持地方“脫貧攻堅”。

  茶卡鹽湖文旅公司建好集裝箱市場對外租賃,收入的60%分給了茶卡鎮當地的6個(ge) 牧業(ye) 村,2016年至2021年共給付308.95萬(wan) 元,作為(wei) 村集體(ti) 建設費用;他們(men) 還將自己的鹽雕廠,連帶技術設備,無償(chang) 地送給都蘭(lan) 河村,手把手教村民鹽雕製作技術,並提供出售鹽雕的平台,收入歸村民;在都蘭(lan) 河村訂購種植花卉,用於(yu) 景區布景及節慶期間的裝點,2019年-2021年共采購40萬(wan) 餘(yu) 盆花卉,金額約76萬(wan) 元,有效帶動了村集體(ti) 經濟的發展。

  “我們(men) 保安保潔的招聘,延伸到了共和縣黑馬河等地,甚至還有西寧大通等地的員工。看到人們(men) 因為(wei) 景區的發展而提高收入,讓人驕傲,也更加堅定了我們(men) 打造好茶卡鹽湖‘金字品牌’的決(jue) 心。”景春豔很是自豪。

  據不完全統計,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的成功打造,每年直接拉動周邊地區經濟收益近4億(yi) 元。茶卡鹽湖景區為(wei) 產(chan) 業(ye) 融通、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帶動了茶卡鎮及周邊地區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鎮區新建成了集“茶卡羊”養(yang) 殖、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餐飲住宿服務、電子商務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旅遊扶貧產(chan) 業(ye) 示範園,每年可直接吸納當地用工數百人。

  隨著茶卡鹽湖旅遊發展,目前茶卡鎮已形成“三橫四縱”的道路布局,並新建休閑廣場2座;賓館床位3.5萬(wan) 張;農(nong) 家樂(le) 、牧家樂(le) 數百家;新增鹽雕製作車間數十家。

  正是在旅遊的帶動下,茶卡小鎮交通、住宿、餐飲、零售等相關(guan) 行業(ye) 蓬勃發展,成為(wei) 中國首批“特色小鎮”“中國最具文化價(jia) 值特色小鎮”及第四批“全國美麗(li) 宜居小鎮”。

  根據遊客網絡調查,茶卡鹽湖的品牌輻射也帶動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遊客數量直線增長,打通甘青旅遊大環線,讓來青遊客在青海至少多停留一天。

  茶卡鹽湖旅遊的價(jia) 值重塑

  凡事都有兩(liang) 麵性。互聯網的較高影響力在給茶卡鹽湖景區帶來機遇的同時,又如同一個(ge) “放大鏡”,實時關(guan) 注著景區發展的動向。為(wei) 此,收取輿情、關(guan) 注遊客和網絡評價(jia) ,並合理修正成為(wei) 了景區開發和建設過程中的必修課。

  走上人行棧道,茶卡鹽湖美麗(li) 的景色盡收眼底。下到湖水中拍照的遊人,穿著及膝的紅色雨靴,純淨無瑕的一色水天映襯著鮮亮的紅色,別有一番景致。

  但是,在茶卡的發展過程中,也曾經因遊客隨意丟(diu) 棄一次性鞋套,影響景區觀感,一時間成為(wei) 了網絡“熱點”。

  “當時我們(men) 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加班十多個(ge) 小時撿拾鞋套,一天要從(cong) 景區往外拉兩(liang) 三車丟(diu) 棄的鞋套,堆起來像個(ge) 小山。身體(ti) 上的勞累自不必說,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大。”工作人員回憶。

  2017年環保型鞋套研製出來,2018年進入規模生產(chan) 。

  “雖然研發的成本非常高,但從(cong) 環保角度和長遠發展來看,這是必須要做的。遊客租賃到漂亮便宜的雨鞋,從(cong) 經濟角度打擊了一次性鞋套的使用。同時,茶卡鎮政府還成立執法隊,對周邊出售一次性鞋套的商販進行管理。再加上網絡上對低素質遊客的指責,使得遊客注重個(ge) 人形象和環保,一次性鞋套的亂(luan) 丟(diu) 狀況逐步得到改觀。”景春豔說。

  到了2021年“五一”小長假,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穩定,茶卡鹽湖景區線上線下開始全力“吸睛”。可沒想到的是,遊客對茶卡鹽湖旅遊的質疑又多了起來。“到烏(wu) 蘭(lan) 縣境內(nei) 的茶卡鹽湖旅遊要買(mai) 2次門票,一次是天空之鏡,一次是天空壹號。”一位遊客將視頻發到網上,被眾(zhong) 多網站轉發,迅速上了熱搜。

  針對輿情,青海省相關(guan) 部門及時回應。原來,在茶卡鹽湖2018年遊客接待量突破300萬(wan) 人次大關(guan) ,刷新曆史紀錄之後,浙商聯合烏(wu) 蘭(lan) 縣旅遊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了一個(ge) 新的景區“天空壹號”並於(yu) 2019年7月開園。這個(ge) 景區定位以鹽文化感受為(wei) 核心,更加注重遊樂(le) 體(ti) 驗項目建設,有一定自己的特色。

  兩(liang) 個(ge) 不同景區,兩(liang) 次收費,倒也合理。但如何讓遊客消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何正向發掘和展示鹽湖旅遊價(jia) 值,還需要我們(men) 下更多的功夫。

  為(wei) 此,青海大學財經學院旅遊與(yu) 工商管理係主任何梅青教授認為(wei) ,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東(dong) 台吉乃爾湖、大柴旦翡翠湖等,自然地理屬性都是高原鹽湖,具有同類性質,因此鹽湖類的景點在旅遊發展中一定要形成各自的特色,這種差異性才能具有獨特性和旅遊吸引力。

  也有專(zhuan) 家指出,在做好鹽湖資源生態保護的同時如何才能體(ti) 現差異化。譬如茶卡鹽湖,緊挨著的兩(liang) 個(ge) 景區,雖然略有差異,但如何規避競爭(zheng) 風險,不造成負麵影響似乎也是一個(ge) 難題,也許資源整合是個(ge) 出路。另外,圍繞鹽湖文化內(nei) 涵,全力打造好一個(ge) 集休閑、餐飲、住宿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小鎮,真正讓遊客願意留下來,可能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