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研助力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站點建設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一角。(資料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 供圖
記者9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和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省氣象科研所日前派送工作人員趕赴祁連山國家公園,完成7個(ge) 待建生態氣象站位置的確定工作,旨在為(wei) 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氣象監測與(yu) 評估提供幫助。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和河西內(nei) 陸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此間地貌涵蓋冰川、寒漠、凍土、草甸、森林、草原、農(nong) 田、水域、荒漠等九大類型在內(nei) 的複合生態係統,海拔介於(yu) 2800至5827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
據介紹,此次選址工作根據《2021年中央財政林草保護與(yu) 修複國家公園補助資金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國家公園內(nei) 自然資源氣象要素調查監測項目》的建設內(nei) 容,結合氣象觀測探測環境要求,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進行全方位實地考察,充分考慮交通可達性、下墊麵植被、積雪、冰川和凍土的時空分布特點等條件,確定了生態氣象綜合站、固態降水環境因子調查監測站和冰川凍土調查監測站的地理位置。選址結束後編寫(xie) 了選址報告並提交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
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現有的氣象觀測站點稀少且空間分布不均,僅(jin) 分布在園區東(dong) 部邊緣地帶,同時現有站點觀測要素對冬春季降水(雪)和冰川凍土監測能力明顯不足,核心範圍內(nei) 基本沒有觀測站,從(cong) 區域空間尺度不能滿足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需求。
青海省氣象科研所表示,新建監測站通過與(yu) 氣象站點並行觀測,將進一步織密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氣象站網,提升生態氣象過程試驗研究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氣象監測體係基本建立
4月22日,青海省氣象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連續第四年聯合發布《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2020年)》,標誌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氣象監測體係已基本建立。[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將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生態氣象監測
周秉榮介紹,自1961年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氣溫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時數減少,區域氣候與曆史平均相比,偏暖偏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