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雪山下的足球之戀

發布時間:2022-05-13 13:59:00來源: 新華社

  疫情下,布銀達拉很久沒有酣暢淋漓地踢一場球了,在網絡回看一場場經典歐冠比賽,有時他會(hui) 急得腳發癢。

  初夏,祁連阿咪東(dong) 索山頂上還有未融的積雪。每次從(cong) 縣城開車回到自家牧場,布銀達拉都會(hui) 在草原上踢球。

  31歲的蒙古族小夥(huo) 布銀達拉祖輩是草原牧民,他們(men) 的牧場位於(yu) 祁連山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默勒鎮紮沙村,父輩們(men) 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背靠雪山,牛羊為(wei) 伴,心向陽光,這是千百年來高原牧民的生存法則。

  布銀達拉是當地獸(shou) 醫站的一名獸(shou) 醫,從(cong) 小對足球有一種偏愛,上學時,他們(men) 每天踢兩(liang) 場球。“那時一踢球經常忘了吃飯,沒多少天就踢破一雙球鞋。”

  讀書(shu) 時每到假期,布銀都會(hui) 去打工,隻為(wei) 有更多錢更新足球裝備。“2012年,我用自己掙的800元錢買(mai) 了一雙足球鞋,特開心,但又舍不得穿,那是一份送給自己的珍貴禮物。”

  2021年,布銀帶著家人去海南省旅遊,從(cong) 第三極的大山大川到濃鬱的海島風情,從(cong) 小在青藏高原長大的他第一次見到大海沒有太多興(xing) 奮,因為(wei) 他的旅行目的地是——海口巴薩世界博物館。

  該博物館是西班牙巴塞羅那俱樂(le) 部於(yu) 2018年在海南省打造的海外展覽館,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巴薩世界展覽館。作為(wei) 一名資深巴薩球迷,布銀說:“這是一個(ge) 無數次出現在夢裏的地方。”

  看到巴薩球員的球衣和獎杯,那一刻,布銀熱血沸騰,熱淚盈眶。“除了母親(qin) 親(qin) 手縫製的衣服,梅西的10號球衣是我的最愛。比賽時身穿10號球衣,我會(hui) 充滿力量。”

  草原上的牧民似乎對足球有種天然親(qin) 近感。記者此前在祁連采訪時,聽到這樣一個(ge) 故事:20多年前,祁連縣有些偏遠牧區沒有通路通電,牧民看電視隻能用天線接收信號,畫麵也是黑白的。鄉(xiang) 鎮條件較好的地方可以依靠風力發電。每到世界杯,為(wei) 了節省電看一場球賽,生活中他們(men) 隻能用蠟燭和煤油燈。

  可這並不妨礙他們(men) 對足球的熱愛。24歲的豆格紮西是布銀的球友,老家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從(cong) 小,我會(hui) 跟著父親(qin) 一起放牧,挖蟲草,每次出去,都會(hui) 帶著足球。”

  高中時的一場歐冠決(jue) 賽至今讓紮西記憶猶新。

  那時,智能手機在學生中不算普及,為(wei) 在手機上看一場決(jue) 賽直播,他們(men) 湊錢給同學充了50元話費。

  “大半夜看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為(wei) 了不被宿管阿姨發現,進球時大家隻能把拳頭捏得更緊。”紮西說。

  2020年紮西從(cong) 西南民族大學畢業(ye) ,如今將成為(wei) 祁連縣阿柔鄉(xiang) 的一名藏文教師。在祁連工作生活的幾年中,紮西結交了一群球友,每一個(ge) 晴朗午後,大家都會(hui) 在有專(zhuan) 業(ye) 場地的縣城體(ti) 育館踢球。

  “每次大家很盡興(xing) ,踢起球來都不願意回家,很多學生踢到傍晚才想起來還有家庭作業(ye) 沒完成。”

  如今,布銀在祁連成立的“兄弟聯盟”足球隊不斷壯大,隊員中有牧民、學生、快遞小哥。每到周末,大家聚在一起感受足球帶來的美好,隻有5萬(wan) 多人的小縣城逐漸變得生動起來。

  20歲的楊桑傑加是一個(ge) 唐卡繪畫者,球場上的生龍活虎與(yu) 畫布前的安靜形成鮮明對比,楊桑傑加說:“足球讓我變得向上,無所畏懼。”

  雪山下,父輩們(men) 帶著氈房、趕著牛羊走過無數遍的草場成為(wei) 他們(men) 的球場,這裏是牧民孩子足球夢開始的地方……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