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紮根黃河源頭(青春日記)

發布時間:2022-06-12 15:01:00來源: 人民日報

  如果時光回到十幾年前,作為(wei) 一個(ge) 土生土長的安徽人,我從(cong) 未想過自己會(hui) 與(yu) 茫茫草原、巍巍雪山結緣,更不會(hui) 想到會(hui) 在海拔4300米的黃河源頭紮根。2015年,從(cong) 青海師範大學畢業(ye) 後,我被組織選調至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花石峽鎮政府工作,在這片高寒偏遠的土地上,開啟人生新的一頁。

  記得剛到鎮上不久,有一次我到加果村入戶走訪,了解到貧困戶日阿毛老阿媽手腕上長了個(ge) 血管囊腫,但老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就醫困難。我馬上與(yu) 省裏的醫院聯係,安排老人進行切除治療,並及時聯係縣民政局、扶貧局幫助解決(jue) 醫藥費。後來,我經常去老阿媽家走一走,看到老人臉上樸實的笑容、全家越來越好的生活,內(nei) 心就會(hui) 湧上一種莫名的成就感,讓我工作的動力滿滿。

  從(cong) 花石峽鎮到縣委辦公室、再到縣委宣傳(chuan) 部、縣政府辦公室,這幾年的工作,讓我明白了“幹什麽(me) 學什麽(me) 、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道理,也讓我懂得了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ge) 多麵手的重要性。不管在哪個(ge) 部門,都有許許多多需要學習(xi) 的內(nei) 容,隻有不斷學習(xi) 、錘煉內(nei) 功,才能成為(wei) 工作的行家裏手;也隻有心懷群眾(zhong) 、熟練掌握為(wei) 民服務的本領,才能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心中的“自己人”。

  去年5月22日淩晨,我突然在一陣劇烈的搖晃中驚醒,打開手機得知瑪多發生7.4級地震。我的本能反應是:“我得返縣!”那時我剛剛在西寧陪妻子做完手術。“瑪多更需要你,我會(hui) 照顧好自己的,放心吧!”妻子的一番話讓我備受感動。

  第一時間趕回瑪多後,我主要負責配合信息發布工作,這也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什麽(me) 是責任與(yu) 擔當:一批批愛心援助的物資、一幅幅奮戰一線的畫麵、一個(ge) 個(ge) 催人淚下的故事,都深深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教育著我,也讓我更加堅定了信心和決(jue) 心,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求自己進一步發揚樂(le) 於(yu) 吃苦、善於(yu) 擔當的精神,更加埋頭苦幹、實幹。

  “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任何偉(wei) 大的事業(ye) 都始於(yu) 夢想、成於(yu) 實幹。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這片土地給我的,遠比我給這片土地的要多。經過將近一年的災後重建,瑪多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雖然地處偏遠,但我能深切感受到這片土地對人才的渴求,有太多事情等著我們(men) 去做。我堅信,隻要踏實前行,哪裏都是青春綻放的舞台。

  (作者為(wei)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辦公室幹部,記者賈豐(feng) 豐(feng) 采訪整理)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