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特色勞務品牌助青海省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發布時間:2022-07-22 09: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特色勞務品牌助青海省就業(ye) 形勢穩中向好
圖為(wei) 身穿民族服飾的繡娘在刺繡。(資料圖)馬銘言 攝

  記者21日從(cong) 青海省人社廳獲悉,今年以來,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青海省圍繞實施就業(ye) 創業(ye) 提質增效工程,通過落實積極就業(ye) 政策、穩定就業(ye) 崗位、保障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優(you) 化公共就業(ye) 服務、強化就業(ye) 形勢監測等有力舉(ju) 措,就業(ye) 創業(ye) 提質增效工程初見成效。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ye) 3.6萬(wan) 人,農(nong) 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ye) 77.23萬(wan) 人次,就業(ye) 形勢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

  青海省人社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青海省人社部門通過對就業(ye) 創業(ye) 提質增效工程開展總體(ti) 調度,實施產(chan) 業(ye) 發展拓崗行動、助企紓困穩崗行動等9項行動44條具體(ti) 舉(ju) 措,全力推動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高質量發展。並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度脫貧人口穩崗就業(ye) 工作的通知》,細化提出12條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失業(ye) 返貧的底線。同時,青海省聚焦複工複產(chan) ,開展企業(ye) 用工需求調查,“一企一策”針對性服務,“點對點”保障用工,精準解決(jue) 企業(ye) 用工需求1.3萬(wan) 人。聚焦助企穩崗,加速社保費“返、緩、降、擴、補”政策紅利釋放,將2.1億(yi) 元穩崗返還資金“批量定向直發”至12729戶企業(ye) 賬戶,實現全程“免申請、零跑腿、速發放”,穩定職工崗位36.13萬(wan) 個(ge) 。

  此外,青海省高度重視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組織就業(ye) 服務進校園,以職業(ye) 介紹搭平台、促進市場化就業(ye) 為(wei) 主,穩定公共部門崗位開發規模為(wei) 輔,千方百計拓展就業(ye) 渠道。突出脫貧勞動力等農(nong) 牧區勞動力重點群體(ti) ,完善政策措施深化勞務品牌創建,持續提升“青拉”“青繡”“枸杞”等特色勞務品牌帶動就業(ye) 能力,促進農(nong) 民工轉移就業(ye) 規模持續擴大。以失業(ye) 登記為(wei) 抓手,對失業(ye) 人員因人因需提供就業(ye) 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優(you) 先使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了零就業(ye) 家庭至少一人就業(ye) 。

  選線、穿針,一根根繡花針在繡娘們(men) 的指尖不斷翻轉,一片片精致的綠葉圖案紋樣展現在繡布上……在青海西寧市湟中區的中國青繡傳(chuan) 承保護基地裏,藏族繡娘們(men) 忙著繡定製圖樣,“像這樣一件手工製品,一天可以繡三四件。以前隻會(hui) 藏繡,現又學習(xi) 了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刺繡技藝。”繡娘們(men) 說。

  “青繡”來源於(yu) 生活,起初繡製在生活用品、生產(chan) 用品上。青海刺繡分為(wei) 六大類、17個(ge) 類別、29種針法,繡品包涵山水花鳥、人物風景等,形式涵蓋飾品、皮包、擺件等。

  另據不完全統計,青海省季節性從(cong) 事刺繡的從(cong) 業(ye) 人員達30萬(wan) 人次。31家省級“青繡”非遺扶貧就業(ye) 工坊設立以來,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8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直接帶動5萬(wan) 多名民眾(zhong) 就業(ye) ,間接帶動從(cong) 業(ye) 人員10餘(yu) 萬(wan) 人,人均月收入達2300元。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