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成功放歸4隻救護猛禽
圖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2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日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工作人員在祁連縣阿咪東(dong) 索景區放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隻,包括黑鳶1隻、大鵟3隻,均為(wei) 近期救護成活的野生動物。此次四隻救護猛禽的放歸充分體(ti) 現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教育的成果,有效證明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在野生動物救護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放歸的黑鳶於(yu) 2022年8月14日被祁連山國家公園青陽溝管護站管護員在巡護途中發現,因其體(ti) 征虛弱,無法自主進食,管護員與(yu) 海北州祁連縣森林公安部門工作人員將其送至救護站。在檢查中發現黑鳶右側(ce) 翅膀尺骨橈骨處有開放性傷(shang) 口,無法正常飛行。三隻大鵟其中一隻於(yu) 2022年8月19日在祁連縣某居民小區被住戶發現並送至祁連縣林草局,隨後由工作人員送至救護站,檢查發現其體(ti) 征虛弱,無法自主飛行,但無明顯外傷(shang) 。其中兩(liang) 隻於(yu) 2022年8月25日在門源縣發現,同因體(ti) 征虛弱,無法正常飛行,被送至救護站救護。經工作人員檢查,其中一隻大鵟兩(liang) 側(ce) 翅膀有陳舊傷(shang) ,另一隻大鵟無明顯外傷(shang) 。
圖為(wei) 放歸現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經過醫療處理與(yu) 一段時間的精心飼養(yang) ,四隻猛禽食欲良好,體(ti) 征正常,行動自如,經評估符合放歸要求。放歸地點地勢開闊,有喬(qiao) 木林可供猛禽藏匿棲息,且齧齒類、雀形目動物繁多,食物來源充足,符合放歸要求。
據介紹,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自2022年7月正式運行以來,共收容救助21隻野生動物,此次四隻猛禽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運行以來的首次放歸行為(wei) 。救護站占地麵積3678平米,總建築麵積為(wei) 2002.38平米,包含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主樓、生態教育中心、野生動物康複區。野生動物室內(nei) 外舍建設分別為(wei) 食草類動物、肉食類動物、猛獸(shou) 類動物、一般鳥類動物。各功能區預分為(wei) 救護區域、繁育區域、綜合服務管理及附屬設施區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這個“公園”,有一所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有一座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目前,十餘隻從野外被救助的野生動物,在中心工作人員悉心照料下,在這裏愜意生活,等待康複放歸。[詳細] -
被救護猞猁在青海野化放歸
這是全國首隻經救護成功實現野化放歸的猞猁,它有著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曆——從受傷到獲救,再到放歸自然,如今的它已能在青藏高原獨立生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