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灑轉型之筆 書寫高質量篇章
項目集中開複工現場。蘇烽 攝
青海西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粗鉛冶煉生產(chan) 集群。蘇烽 攝
五彩線纜出自高原。蘇烽 攝
在青海華匯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正在切割製作風力發電組件。蘇烽 攝
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chan) 基地——鹽湖鉀肥。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發展工業(ye) 經濟的“主戰場”和源頭所在,作為(wei) 全省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壓器”,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麵向新時代、新征程,海西州工業(ye) 產(chan) 業(ye) 當如何扛起使命、肩負責任,以高質量發展應對時代“命題”?轉型發展,成為(wei) 海西工業(ye) “破題開篇”的重中之重。
新發展理念成就了海西州工業(ye) 產(chan) 業(ye) 的轉型。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海西州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汲取發展動力,把貫徹落實“四個(ge) 紮紮實實”重大要求作為(wei) 發展指南,借助“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牽引帶動,工業(ye) 產(chan) 業(ye) 再度奮起,以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之力,築起高質量發展之路,以轉型發展的巨筆,書(shu) 寫(xie) 出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海西工業(ye) 新發展篇章。
新發展階段,鑄就發展新起點
縱橫八百裏的柴達木盆地,因豐(feng) 厚的資源稟賦,有著“聚寶盆”的美譽,也成為(wei) 海西州長期以來發展工業(ye) 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和依托。籍此,海西州鹽湖化工、油氣化工、冶金、鹽堿化工等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工業(ye) 產(chan) 業(ye) 規模框架,並處於(yu) 發展潮頭。
當傳(chuan) 統工業(ye) 發展之勢已然勢微,新時代的光束照亮前行裏程,新發展理念如勁潮拍打瀚海之域,海西州奮力開啟了轉型發展的曆史性新起點。
金秋時節,柴達木盆地中的察爾汗鹽湖水天一色,空明澄澈。這裏自主研發的水采船在鹽湖緩緩遊弋作業(ye) ;在另一端加工區域內(nei) ,一滴滴鹵水在一道道工序的加工後,搖身變為(wei) 粉白狀的成品源源外運。
2016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區內(n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流程、技術、工藝創新, 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讓鹽湖這一寶貴資源永續造福人民。”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
為(wei) 此,青海鹽湖工業(y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大指示精神,以創新驅動發展,探索循環經濟模式,鹽類產(chan) 品從(cong) 單一的氯化鉀拓展到20多個(ge) 品種。2021年底,《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行動方案(2021-2035年)》印發,為(wei) 青海鹽湖轉型升級、優(you) 化布局、深化創新指明了路徑。
鹽湖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為(wei) 青海鹽湖工業(ye) 鋪就了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滴鹵水的奇幻之旅正編織出一張巨型產(chan) 業(ye) 網。如今,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業(ye) 已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堿5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與(yu) 此同時,油氣化工、冶金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在轉型發展中完成蛻變,踏著高質量發展的節拍迅疾前行。
新發展理念,激起新發展活力
海西州工業(ye) 經濟的轉型之路,不僅(jin) 為(wei) 產(chan) 業(ye) 帶來了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成效,更在其“潤物無聲”的轉型過程中,演繹出一場由產(chan) 業(ye) 轉型牽引而來的深度變革和創新。
坐落於(yu) 海西州德令哈工業(ye) 園的中鹽青海昆侖(lun) 堿業(ye) 有限公司,是一家曾幾度破產(chan) 重組的傳(chuan) 統工業(ye) 企業(ye) 。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企業(ye) 通過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依靠科技支撐和引入先進的工藝流程,企業(ye) 在轉型發展中重獲“新生”。
這家以從(cong) 事純堿生產(chan) 的鹽湖化工企業(ye) ,在2021年實現堿類產(chan) 品產(chan) 量達147.26萬(wan) 噸,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24.43億(yi) 元。伴隨年產(chan) 5萬(wan) 噸食品級小蘇打生產(chan) 線的建成投運,企業(ye) 不僅(jin) 拓展了在純堿產(chan) 業(ye) 鏈的產(chan) 品種類,且填補了青海省工業(ye) 及食品級小蘇打的市場空白。
傳(chuan) 統工業(ye) 企業(ye) 通過創新驅動,全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企業(ye) 在高質量發展中激發活力,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和路徑,中鹽青海昆侖(lun) 公司走出的創新之路,無疑具有典型意義(yi) 和示範作用。目前,該企業(ye) 已在轉型“蝶變”中成為(wei) 海西當地工業(ye) 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ye) ,與(yu) 另外一家堿業(ye) 企業(ye) ,3家新能源、新材料企業(ye) 共同成為(wei) 德令哈工業(ye) 園推進“四地”建設的排頭企業(ye) 。
“憑借新發展理念的巨大引領帶動作用,公司采用先進的製堿工藝,使原有純堿生產(chan) 線提質增效。兩(liang) 條自動化純堿生產(chan) 線滿負荷運轉,氯化鈉、石灰石、氨氣等原材料經過碳化、吸氨、過濾、煆燒等先進工藝工序,生產(chan) 出的純堿係列產(chan) 品已遠銷國內(nei) 30多個(ge) 省區。”該企業(ye) 技術負責人鐵城對企業(ye) 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作為(wei) 海西州裝備製造龍頭企業(ye) ,海西華匯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紅祥表示,新發展理念助力企業(ye) 轉型發展,為(wei) 企業(ye) 贏得新發展機遇指明了前行之路。企業(ye) 未來將著力為(wei) 建設全省重要、輻射西北的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發揮出更大的支撐作用。
新發展格局,煥發出無限新希望
伴隨著資源環境的約束力漸趨加大,倒逼海西州工業(ye) 產(chan) 業(ye) 勢必通過“騰籠換鳥”和“脫胎換骨”,方可孕育出新的發展模式,闖出新的發展路徑。
戰略性新型產(chan) 業(ye) 依托海西州長期形成的雄厚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第一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架構已經成型,正在向規模化、高質效方向邁進。
依托柴達木盆地豐(feng) 富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海西州相繼建成一批對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拉動作用的新能源示範項目,這是海西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的鮮活實踐和詮釋。
作為(wei) 海西千萬(wan) 千瓦級清潔能源示範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魯能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開始建設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you) 化國家示範項目,工程項目采用“新能源+”模式,以光伏、光熱、 風電為(wei) 主要開發電源,以光熱儲(chu) 能係統、電化學儲(chu) 能電站為(wei) 調節電源,多種電力組合,建成國際領先的“風、光、熱、蓄、調、荷”於(yu) 一體(ti) 的多能互補、智能調度的純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創新基地,成為(wei) 國家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you) 化示範工程中第一個(ge) 開工建設的多能互補科技創新項目。
清潔能源的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通過涉網試驗的光熱電站,2021年6月,多能互補光熱電站發電量達到109.62萬(wan) 千瓦時,創國內(nei) 同期同類型光熱電站單日發電量新高,創下投產(chan) 以來最好紀錄,為(wei) 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彰顯出未來潛力“海西貢獻”。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將目標鎖定在打造青藏高原重要的新材料生產(chan) 基地上。依托海西州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等優(you) 勢資源,結合金屬鎂、碳酸鋰等已有的產(chan) 業(ye) 基礎,推動新材料產(chan) 業(ye) 邁向高端、高值,以此為(wei) 新產(chan) 業(ye) 布局提供強有力的發展支撐點……
海西工業(ye) 發展濤聲激揚,這裏有追逐的勇毅,更有矢誌報國的情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海西經濟運行實現質量速度“雙提升”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一手應對疫情挑戰,一手高效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州經濟運行在實現上半年“雙過半”基礎上,1月-8月實現質量與速度“雙提升”。[詳細] -
海西:強化政銀企對接 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金融係統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緊盯產業“四地”建設和全州“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重點領域,靠前發力、精準對接,為穩住全州經濟大盤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詳細] -
青海省海西州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位列青海首位
記者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委宣傳部獲悉,地處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位列青海省首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