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建設和美鄉村 激活“美麗經濟”
近年來,甘南州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wei) 抓手,持續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將生態效益轉化為(wei) 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
因地製宜,繪出“美麗(li) 鄉(xiang) 村”新圖景
奔赴美麗(li) 鄉(xiang) 野感受詩情畫意,走進秀美新村體(ti) 驗鄉(xiang) 村生活……如今,鄉(xiang) 村成了越來越多遊客的“詩和遠方”。
以農(nong) 助旅,以旅興(xing) 農(nong) 。充分融合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美麗(li) 鄉(xiang) 村、旅遊專(zhuan) 業(ye) 村、脫貧致富村等各項目標指標先行開展試點示範,為(wei) 全麵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探索了路子、創新了模式、積累了經驗。農(nong) 旅深度融合,正成為(wei) 甘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把“金鑰匙”。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鄉(xiang) 村建設以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為(wei) 統攬,細化農(nong) 村廁所革命、農(nong) 村垃圾革命、村莊風貌革命和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畜禽糞汙處理、村莊規劃管理、廢舊農(nong) 膜回收利用、“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真正做到為(wei) 民辦實事、辦好事,讓新農(nong) 村建設“表裏如一”。
從(cong) 農(nong) 區、牧區、半農(nong) 半牧半林區實際出發,持續推進環境綜合治理,明確提出了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富民產(chan) 業(ye) 、區域環境、衛生治理和社會(hui) 管理等各方麵的標準要求,分類進行指導,同步推進落實,持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讓廣大群眾(zhong) 實實在在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落實“改廁、改圈、改廚、改炕、改院、改房、改人”舉(ju) 措,實施村莊“硬化、亮化、綠化、淨化、美化、文化”工程,革除了農(nong) 村牧區“人畜混居”的舊習(xi) ,工作重心由環境整治向生態保護轉變,村莊從(cong) “髒亂(luan) 差”變成“潔淨美”,“山清水秀、淳樸自然”的詩意美景悄然呈現。?
從(cong) 麵子“靚”到裏子“美”,從(cong) “環境美”到“發展美”,從(cong) “一時美”到“長久美”,“美麗(li) 鄉(xiang) 村”逐步成為(wei) 甘南的新名片。
完善機製,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從(cong) 項目管理機製、資金投入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等方麵建立健全了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一係列規章製度,明確項目選點、建設內(nei) 容、後期管理、督查考核等方麵規範性要求,強化製度執行和跟蹤督查,靠實了製度保障。
按照“渠道不亂(luan) 、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要求,整合涉藏專(zhuan) 項資金、涉農(nong) 項目資金、重點功能區轉移支付、銀行貸款和一般性政府債(zhai) 券等資金,鼓勵引導群眾(zhong) 積極自籌,靠實了資金保障。
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建立縣域專(zhuan) 業(ye) 人才統籌使用製度。協同高等學校、職業(ye) 院校靈活設置專(zhuan) 業(ye) ,扶持培養(yang) 農(nong) 業(ye) 職業(ye) 經理人、經紀人、鄉(xiang) 村工匠、文化能人、農(nong) 業(ye) 科技明白人、非遺傳(chuan) 承人等,鼓勵農(nong) 民參加職稱評定,進一步夯實了人才保障。
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注重發揮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和黨(dang) 員作用,深入開展與(yu) 建設活動相匹配的設崗定責、公開承諾等活動,黨(dang) 員率先參與(yu) 投工投勞與(yu) 建設活動,發揮表率作用。村幹部主動與(yu) 相關(guan) 部門銜接,為(wei) 群眾(zhong) 聯係購買(mai) 建築材料,積極為(wei) 群眾(zhong) 解難事、辦實事,進一步加強了組織保障。探索創新“8+”社會(hui) 治理模式,各族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培育產(chan) 業(ye) ,把“美麗(li) 生態”變成“美麗(li) 經濟”
著力打造“五無甘南”、積極創建“十有家園”,優(you) 美宜居的人居環境推動美麗(li) 鄉(xiang) 村串點成線、連線擴麵,催生出鄉(xiang) 村文化旅遊和現代農(nong) 牧業(ye) 兩(liang) 大“美麗(li) 產(chan) 業(ye) ”,用活綠水青山資源,做好“美麗(li) 經濟”文章。
2021年,全州國內(nei) 外遊客達2000萬(wan) ,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億(yi) 大關(guan) ,連續5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世界旅遊聯盟發布2018—2020年100個(ge) “旅遊扶貧案例”中甘南榮獲3例,為(wei) 全國市州第一。
堅持把農(nong) 牧業(ye) 高產(chan) 高效作為(wei) 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推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培育發展“牛羊豬雞菜果菌藥”八大特色產(chan) 業(ye) ,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190個(ge) ,“甘南犛牛”“甘南藏羊”“安多牧場”等11個(ge) 品牌入選“甘味”品牌目錄,一大批綠色無公害品牌走俏市場。目前,甘南州實現村村都有主導產(chan) 業(ye)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在2022全球減貧夥(huo) 伴研討會(hui) 上,甘南《華羚犛牛乳產(chan) 業(ye) 助力牧民脫貧增收——公私夥(huo) 伴關(guan) 係助力甘肅牧區產(chan) 業(ye) 升級案例》榮獲“第三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是甘肅省唯一入選的案例,將收錄進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分享平台。綠色資源和美麗(li) 經濟的這場相遇,既讓農(nong) 民增收,又讓鄉(xiang) 村美麗(li) 富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持續推進,鄉(xiang) 村的優(you) 美環境正在凸顯出甘南的巨大魅力,催生出了活力十足的“美麗(li) 經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南迭部:“愛心藥包”讓重點人群有“醫”靠
1月11日,迭部縣舉行“愛心藥包”發放儀式。此次發放的“愛心藥包”含有預防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治療作用的“甘肅方劑”各一盒(岐黃避瘟顆粒和宣肺化濁丸),共5678包,價值43.23萬元。[詳細] -
甘南州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1月5日,中國共產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合作召開。 [詳細] -
中國共產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議
中國共產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3年1月5日在合作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