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老人丁爭:隻為家鄉更綠更美
丁爭(zheng) 老人正在修建村裏的小花園。
“我們(men) 村的進村公路兩(liang) 邊都種上了樹,在白塔附近還有一片‘老人林’,那是我們(men) 村老人們(men) 在丁爭(zheng) 的帶動下種的,還有這些果樹,是老人們(men) 為(wei) 村裏打造的小花園……”德欽縣羊拉鄉(xiang) 茂頂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農(nong) 布介紹,丁爭(zheng) 10餘(yu) 年堅守,在家鄉(xiang) 的荒山禿嶺間種下了上千餘(yu) 株各類樹木,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種樹老人”。
如今,小樹健壯,大樹成蔭,全靠丁爭(zheng) 老人種樹澆水、修枝剪杈、培育樹苗。“還是想種樹,隻要走得動,就要種下去!植樹造林那是關(guan) 係千秋萬(wan) 代、利國利民的大事。”丁爭(zheng) 老人說。
1950年出生在茂頂村木達水村民小組的丁爭(zheng) ,小時候多次看到雨季村裏洪水成災,泥石流橫行,山體(ti) 滑坡的場景。那時經濟落後,村民日子過得苦。丁爭(zheng) 隨母親(qin) 去頭人家放牛,由於(yu) 天氣炎熱,饑渴難耐,母親(qin) 就摘一個(ge) 頭人家蘋果充饑,被頭人關(guan) 了3天3夜。1957年,迪慶發展迎來新曙光,丁爭(zheng) 家分到了田、牲畜、果樹,當家做主人,從(cong) 此過上了新生活。2007年,丁爭(zheng) 兒(er) 孫滿堂,家務事不用操心,他就想植樹造林、保護生態,防止山洪暴發和水土流失,造福子孫後代。於(yu) 是,他拿著家裏的鎬、盆,踏上植樹造林的漫漫長路。 在植樹造林的初期,丁爭(zheng) 老人靠自家的舊桶舊盆給樹苗澆水。隨著旭龍電站、忠態水庫等項目進場施工,丁爭(zheng) 老人就撿拾一些舊水管、舊鐵絲(si) ,把水引到離幼苗最近的地方,以便澆水。用廢棄的鐵絲(si) 把樹苗固定好,以免風吹雨打樹苗飄搖致根係斷裂,影響生長。起初由於(yu) 管理經驗不足,澆水困難,1年種100棵樹苗,成活僅(jin) 幾棵,但他沒有退縮,沒有喪(sang) 失信心,查找成活率不高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逐年提高了樹苗成活率。
有一年春節後,丁爭(zheng) 在給樹苗澆水時,由於(yu) 年事已高,腿腳不靈,路麵又結冰,不小心滑倒致大腿骨折。躺在醫院病床上的他始終惦記著樹苗,苦於(yu) 無法短時間內(nei) 康複。他的兒(er) 子就趕著家裏唯一的騾子馱水給樹苗澆水。老人的善舉(ju) ,得到了村民的肯定。茂頂村“兩(liang) 委”也組織所有生態護林員,幫助老人為(wei) 樹苗澆水、修繕圍欄。出院後,老人看到沒有一棵樹壞死,他驕傲的告訴左鄰右舍,植樹造林後繼有人,茂頂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很有希望。 近年來,茂頂村實施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當地政府為(wei) 美化鄉(xiang) 村發放樹種、花苗。“我也要為(wei) 新農(nong) 村建設出一把力氣!”丁爭(zheng) 老人就在村裏建設小花園。他說:“過一段時間把這些花台修好,等到花開樹長,這裏將是我們(men) 村美麗(li) 的觀景處。” 村裏在老人在種樹的地方,插上了一麵黨(dang) 旗。在丁爭(zheng) 老人的帶動下,村民積極種樹、護林,並在村規民約裏加上了造林、護林的條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年網購 活力正顯
與實體店、超市商場一樣,可以橫向比較、精心挑選,從而獲得更多實惠,而且不需要人擠人、大包小包地背。[詳細] -
香格裏拉市加強森林防火工作
近期,天幹物燥、進山人員增多,防火形勢嚴峻,防火壓力增大,香格裏拉市林業和草原局采取措施,加強森林防火工作。[詳細] -
春節期間 德欽遊客激增
春節以來,日均1000多人購票進入觀景台,最多時有1600人,是近年來春節客流量最多的一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