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玉樹娃在北京】蒙藏學校舊址過“六一” 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02 14:35: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又是一年“六一”國際兒(er) 童節,蒙藏學校舊址的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體(ti) 驗區迎來了來京參加“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的40名藏族少年。

  這所坐落在繁華的商業(ye) 街區的古老庭院式建築群落,如今煥然一新,展室裏每一張曆史圖片、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說著一段段光輝的曆程。

  
圖為(wei) 玉樹少年聆聽革命曆史故事後訴說自己的感受   攝影:王茜

  40位小客人邊走邊循跡著曆史傾(qing) 聽蒙藏學校舊址的革命曆史故事。從(cong) 蒙藏學校學生參加五四運動的往事,到李大釗等革命先輩對蒙藏學校青年的馬克思主義(yi) 啟蒙和革命引導,再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如何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了輝煌成就……故事精彩又深刻,在孩子們(men) 心裏種下紅色的種子。

  五年級的更尕措忠說讓自己印象最深刻是李大釗,“他是很偉(wei) 大的人”。

  蒙藏學校舊址不光有莊重嚴(yan) 肅的主題展,還特別設立了包含8大空間的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體(ti) 驗區,讓玉樹來的孩子們(men) 在這裏體(ti) 驗到不同的民族音樂(le) 、舞蹈、手工藝、服飾等,沉浸式感受少數民族文化魅力。

  
圖為(wei) 表演演員邀請玉樹少年共舞  攝影:王茜

  在科技助力下,孩子們(men) 通過一場場虛擬情景體(ti) 驗了解“何以中華”,遊覽“河西走廊”,身臨(lin) 其境感受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形成發展的曆史進程。這些呈現在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中的共有精神標識與(yu) 共享文化符號,讓孩子們(men) 既好奇又驕傲。

  在看過中央歌舞團精彩的民族舞表演,玉樹少年們(men) 歡快地拍打著小手,表達著自己的興(xing) 奮。身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哥哥姐姐還主動拉起他們(men) 的手帶他們(men) 跳起家鄉(xiang) 的歌舞。

  
圖為(wei) 玉樹少年們(men) 學做麵塑石榴  攝影:王茜

  
圖為(wei) 成功做出石榴後,孩子笑得合不攏嘴  攝影:王茜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視石榴為(wei) 吉祥物。習(xi) 近平爺爺教導過我們(men)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xi) 、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孩子們(men) 積極參與(yu) 到麵塑的製作當中。當看到彩泥石榴在自己手中逐漸成形,孩子們(men) 樂(le) 得笑開花,捧在手裏,再也舍不得放下。

  
圖為(wei) 玉樹姑娘翻看名著   攝影:王茜

  
圖為(wei) 玉樹姑娘認真用毛筆在描寫(xie) 漢字  攝影:王茜

  當穿著藏裝的姑娘走過書(shu) 架,翻開四大名著,努力讀出上麵的文字,在古香古色的書(shu) 桌前,幾個(ge) 姑娘爭(zheng) 先用毛筆描繪著宣紙上的小楷,那畫麵美得像一幅幅仕女畫。

  ……

  
圖為(wei) 玉樹小觀眾(zhong) 參與(yu) 表演互動   攝影:王茜

  
圖為(wei) 玉樹少年們(men) 用科技手段“試穿”各民族服飾   攝影:王茜

  歲月不居,薪火相傳(chuan) 。昔日的蒙藏學校成為(wei) 不一樣的“課堂”,給來自雪域高原的孩子們(men) 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讓大家穿越式回望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壯美畫卷,沉浸式體(ti) 驗了優(you) 秀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追尋著紅色曆史獲得了更多積極向上的力量。(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責編: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