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迪慶州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全州各族群眾(zhong) 為(wei) 主體(ti) ,通過宣傳(chuan) 培育、文化浸潤等方式,創新開展各類民族團結融情活動,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深化各族群眾(zhong) 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理念家喻戶曉,全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濃厚社會(hui) 氛圍,為(wei) 把迪慶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標杆、世界的“香格裏拉”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
香格裏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拉紮村民小組36歲的村民吹丹黨(dang) 齡11年,他每年都參加在牧區上的黨(dang) 課,這場黨(dang) 課經常在雪山牧場、高山峽穀、海拔4000多米的蟲草山等地開展,以播放視頻、理論宣講、開座談會(hui) 等形式,用群眾(zhong) 聽得懂的民族語言宣講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進步知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等。他感慨地說:“村裏人都是藏族,特別是老一輩,沒什麽(me) 文化,大多聽不懂漢語。我也隻有小學文化,平時看電視很多語句也聽不太明白。流動黨(dang) 校的老師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語言,親(qin) 切地宣傳(chuan) 黨(dang) 的政策法規,大家不但聽得懂,而且也喜歡聽。”
流動黨(dang) 校授課的形式隻是迪慶州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的創新舉(ju) 措之一。
長期以來,迪慶州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融入愛國主義(yi) 教育,與(yu) 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同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學習(xi) 教育相互融合。在迪慶紅軍(jun) 長征博物館等紅色文化場館開辟專(zhuan) 題展覽,講述民族團結故事,持續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宣傳(chuan) 教育效果。同時,依托高原牧區流動黨(dang) 校,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要求,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帶到高原牧區,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推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各級宣講團成員走進田間地頭,以流動課堂的形式,用農(nong) 家話、家鄉(xiang) 話,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共話農(nong) 村新發展。依托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搭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實踐平台,采取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開展歌舞樂(le) 展演、非遺傳(chuan) 承展示等係列活動。每年舉(ju) 辦迪慶州民族團結進步月係列活動,積極推行“互聯網+民族團結”等方式,在全社會(hui) 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教育,使“三個(ge) 離不開”“四個(ge) 與(yu) 共”“五個(ge) 認同”深深紮根於(yu) 各族群眾(zhong) 心中。開展宗教教職人員踐行“四條標準”思想教育培訓,組織全州宗教界人士積極參加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活動,發揚迪慶宗教界愛國愛教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持續深入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2023年啟動實施“潤心工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做好群眾(zhong) 思想教育引領工作。推進“枝繁幹壯”工程,3年共實施民族文化項目40個(ge) ,有力促進了民族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推動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交融互鑒、創新發展。
增強中華民族歸屬感
“民族團結是我們(men) 的眼睛,隻有各民族團結奮進,我們(men) 的社會(hui) 才會(hui) 穩定繁榮,各民族才會(hui) 很快富裕起來。”這是居住在香格裏拉市建塘鎮金龍社區年逾古稀的朱合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話。朱合老人一家共14位成員,由藏、納西、漢3個(ge) 民族組成,一家人在生活上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處融洽。近年來,金龍社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通過強化陣地促創建、文化浸潤促團結、加快發展促保障、搭建平台促交融、推進法治促提升,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工作做到社區各族群眾(zhong) 心坎上,把社區建成了各民族共同的溫馨家園。金龍社區也成為(wei) 了迪慶州著力推動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計劃走深走實的鮮活案例。
長期以來,迪慶州始終堅持把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全過程,大力實施迪慶州“三江腹地石榴紅”工程,貫徹落實“三項計劃”實施方案。2022年以來,共組織3279名各族青少年赴東(dong) 中部地區開展“手拉手”交流活動以及參加全州“團結進步同心營”活動、“擁護核心、心向北京”研學活動。積極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累計投入4億(yi) 元資金,深入實施四輪民族團結進步“十百千萬(wan) ”示範引領建設工程,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行動,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進”工作。先後創建6個(ge) 全國、126個(ge) 全省、373個(ge) 全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大力支持各族群眾(zhong) 舉(ju) 辦傳(chuan) 統春節、藏曆新年、闊時節、火把節等民族節慶活動,積極打造“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活動平台。加快構建互嵌式社區環境,製定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各族群眾(zhong) 融入城市就業(ye) 、教育、醫療、社會(hui) 救助等措施更加完善,近3年累計實現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37.7萬(wan) 人。在全省率先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教育實踐中心、民族團結進步協會(hui) ,加快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穩步推進中華符號和中華民族文化形象工程建設,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主題教育館、主題公園。全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建11所省級、29所州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6所省級規範漢字書(shu) 寫(xie) 教育特色學校,94所語言文字規範化達標學校,集中培訓“直過民族”群眾(zhong) 和宗教教職人員1.6萬(wan) 餘(yu) 人。
增強交往交流交融參與(yu) 感
2023年11月,由迪慶州民族歌舞團自主創作的民族歌舞詩劇《夢·世界的香格裏拉》在香格裏拉劇院首演,收獲了不少群眾(zhong) 的點讚和好評。大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更加深刻體(ti) 會(hui) 到“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時代精神,紛紛表示,《夢·世界的香格裏拉》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了迪慶州獨特的多元文化,展現了雪域高原各族兒(er) 女勵精圖治、艱苦創業(ye) 、各民族團結進步的精神風貌。
長期以來,迪慶州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活動,在香格裏拉普達措和鬆讚林、巴拉格宗等景區景點的導覽標識、便民座椅、門麵招牌製作過程中,將民俗文化、民族團結故事融入其中。在迪慶全域精心打造以民族團結為(wei) 主題的各類廣場、公園和小遊園,全方位、立體(ti) 化、廣視角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著力把迪慶全域打造成各族群眾(zhong) 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家園。舉(ju) 辦“迪慶兒(er) 女心向黨(dang) ”文藝演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光輝曆程”櫥窗展、“迪慶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果”展、“中國的聲音——聶耳和國歌的故事”主題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演講比賽、“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民族郵票展、“書(shu) 香潤心·團結築夢”迪慶州全民閱讀大會(hui) 等活動,用大眾(zhong) 熟悉的語言、喜歡的方式傳(chuan) 播民族團結正能量。以“高原紅色文藝輕騎”為(wei) 載體(ti) ,結合新時代廉潔文化“強基行動”,編排以宣傳(chuan) 黨(dang) 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為(wei) 主題的小品、快板、歌舞等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作品,達到“文藝+宣講”的效果,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黨(dang) 的政策根植於(yu) 民心。以迪慶冬季文化旅遊節、觀鳥節等節慶為(wei) 載體(ti) ,開展以民族團結為(wei) 主題的文體(ti) 活動,引導各族群眾(zhong) 和廣大遊客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充分展現了迪慶民族團結進步的新麵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