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men) 這裏牧民們(men) 沒有環保意識,自從(cong) 當上了‘大家長’,不僅(jin) 帶頭保護環境、撿拾垃圾,還幫助大家解決(jue) 日常生活難題。”居住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吉邁鎮普忙村的牧民永洛說。
達日縣牧長製組織構架圖。新華網 魚昊 攝
永洛所說的“大家長”,是近年來達日縣牧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轉型升級後每個(ge) 村裏設定的“牧長”。平日裏,他們(men) 身穿藏藍馬甲,每天穿梭在牧區草原,有牧民需要幫助時,牧長就會(hui) “化身”各種角色,熱心指導幫助。
達日縣地處青海省東(dong) 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總麵積14842平方公裏,下轄1鎮9鄉(xiang) 、33個(ge) 牧委會(hui) 、109個(ge) 牧業(ye) 合作社,是三江源自然生態保護治理區之一,也是青川交界處的重要交通樞紐,被稱之為(wei) 果洛地區的“旱碼頭”。
牧民四季輪牧,每年要搬四、五次家,為(wei) 了能讓牛羊吃上更好的草料,牧民們(men) 都會(hui) 選擇進入深山放牧,居住分散,管理困難。基於(yu) 縣情,達日縣科學合理劃分457個(ge) 動態管理片區,深入推行“縣—鄉(xiang) —村—社—片區”五級管理機製,黨(dang) 員領導幹部帶頭進片區,擇優(you) 擔任牧長,實現每個(ge) 片區都有黨(dang) 員牧長示範引領、指導幫帶、組織協調,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達日縣牧長製網格員隊伍。新華網 魚昊 攝
2015年,永洛被聘為(wei) “牧長”,管理著村裏的6戶牧戶。每次走訪,他都是騎著摩托車去了解生產(chan) 生活情況,最遠的牧戶來回需要走120公裏。“牧長雖然職責很多,但最主要的任務是服務群眾(zhong) 。通過我多年的走訪和宣講,現在全村牧民群眾(zhong) 的心已經融在一起了。”永洛說。
不僅(jin) 如此,牧長常年走帳入戶,了解不少“家長裏短”。為(wei) 了使“牧長製”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達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培養(yang) 了一批“法律明白人”,做起了普法宣傳(chuan) 。
頂著“法律明白人”頭銜的牧長在走帳入戶時,引導群眾(zhong) 依法辦事,享受更優(you) 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並主動排查矛盾糾紛,協助人民調解員依法調解重大矛盾糾紛,及時與(yu) 法院對接,實現訴與(yu) 非訴的有機銜接,推進矛盾糾紛調處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積極引導矛盾糾紛當事人參與(yu) “巡回調解”工作,大大減輕了群眾(zhong) 負擔。率先開創多元化“糌粑矛調室”“紮西調解室”“小張警務室”等基層治理新堡壘,建立以基層牧長為(wei) 代表的調解隊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