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學員正在製作班瑪黑陶作品。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chuan) 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製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製、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製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wei) 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zhong) 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wei) 班瑪縣特色旅遊產(chan) 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chan) 品暢銷國內(nei) 市場,黑陶產(chan) 品製作也成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增收新渠道。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非遺傳(chuan) 承人謝格太正在清點陶坯數量。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學員正在捏製班瑪黑陶。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學員正在製作班瑪黑陶器皿。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學員正在打磨班瑪黑陶。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已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工作5年的27歲藏族女子措毛吉(中)正在製作班瑪黑陶,孩子在她身邊熟睡。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ti) 驗中心,工作人員挑選創新製作的班瑪黑陶產(chan) 品。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