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9時,康定市金湯鎮出現強降雨,最大雨量達到33.5mm,致使部分橋梁受損,道路被淹。19時30分,金湯鎮先鋒片區發生小型泥石流,直接威脅先鋒一村、先鋒二村、先鋒三村107戶226人生命財產(chan) 安全;20時04分,赤絨村丁家溝發生泥石流,直接威脅下遊河壩村36戶147人生命財產(chan) 安全。麵對危急形勢,金湯鎮黨(dang) 委政府快速響應,整合鎮村兩(liang) 級黨(dang) 員幹部和派出所民警,在短短半個(ge) 多小時時間,受兩(liang) 起泥石流災害威脅的143戶、373名群眾(zhong) 全部實現成功避險。
時針撥回到7月19日晚上。
19時,金湯鎮遭受強降雨襲擊,短時間內(nei) ,降雨量急劇增加,道路積水。金湯鎮防汛指揮部立即通知全鎮11個(ge) 地災監測點和29個(ge) 山洪危險區加強警戒,切實落實“喊醒叫應”機製,做好緊急避險轉移的準備。
19時11分,河壩村接到預警信息後,結合降雨情況,鎮黨(dang) 委政府組織群眾(zhong) 避險轉移。村“兩(liang) 委”幹部、村監測員緊急集合,按照“十戶聯保”和“三聯製度”責任劃分情況,挨家挨戶通知村民撤離。他們(men) 冒著大雨,在泥濘的道路上前行,用喇叭呼喊、敲門等方式,確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得知撤離的消息。
19時30分左右,河壩村36戶147人全部轉移完畢。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有些群眾(zhong) 見雨勢變小,便想返回家中拿取衣物等生活用品,“大家千萬(wan) 不要回去,泥石流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員見狀,便馬上製止。
“王書(shu) 記,丁家溝流水的聲音不對,轟隆隆的,特別嚇人,可能是發生泥石流了,快點喊村民撤離到安全地帶,我馬上給鎮上匯報。”“我們(men) 接到鎮上的應急響應後就馬上撤離了,現在147名村民已撤離至避險安置點,你們(men) 村沒有受影響吧?”“我們(men) 村離得遠,沒得事,你喊村民不要返回家中,保護好他們(men) 的安全。”19時51分,赤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學斌在巡查過程中發現赤絨村丁家溝發生泥石流,便立即打電話通知下遊河壩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春林,並上報鎮黨(dang) 委政府。
20時04分,泥石流經過河壩村,衝(chong) 毀電力、道路、通訊設施,全村交通和通訊中斷。
避險安置點的村民們(men) 聽到發生泥石流的消息後,內(nei) 心五味雜陳。河壩村村民李萬(wan) 珍激動地說:“聽說上麵發生泥石流了,幸好我們(men) 沒有回去,大家都撤離到這兒(er) ,非常安全。”
22時03分,經再次核查,河壩村無人員被困,無人員傷(shang) 亡情況。
與(yu) 此同時,19時30分,金湯鎮先鋒三村也發生了小型泥石流,直接威脅著先鋒一、二、三村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鎮黨(dang) 委、政府立即靠前指揮,成立臨(lin) 時指揮部,鎮村兩(liang) 級幹部和金湯派出所民警共21人,組織群眾(zhong) 緊急避險轉移。
19時47分,受泥石流影響的3個(ge) 村107戶226人群眾(zhong) 全部轉移完畢,未遺漏一戶一人。
回想起那一幕,金湯鎮先鋒三村村民張顯桃滿懷感激地說:“那天晚上我們(men) 一家人正在吃完飯,就聽到外頭在喊來泥石流了,趕快撤離。到了安置的地方,挺好的,有吃的,也有睡覺的地方,鎮上和村上的幹部也很照顧我們(men) ,心裏踏實多了。”
時間就是生命,從(cong) 接到預警消息,到全部安全轉移,從(cong) 19:11分到19:30分,從(cong) 19:30分到19:47分,共36分鍾時間,一場與(yu) 時間的較量、一場與(yu) 生命的賽跑,因預警信息傳(chuan) 遞到位,避讓轉移及時,143戶373名群眾(zhong) 得以安全轉移。目前,金湯鎮部分道路和通訊已恢複正常,正在開展搶險救災、災情核查以及群眾(zhong) 安置等工作。
趙東(dong) 旭 鄭和紅
汛期必備安全知識
滑坡識別特征:
形狀呈圈椅狀、馬蹄狀地形或多級不正常的台坎,與(yu) 周圍斜坡明顯不協調,斜坡上有明顯裂縫,近期有加長、加寬現象,坡體(ti) 上的房屋出現開裂、傾(qing) 斜,坡腳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滑坡地段岩層或土體(ti) 的類型、產(chan) 狀往往與(yu) 周圍未滑動斜坡有明顯的差別。滑坡會(hui) 破壞原始斜坡含水層的統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動路徑、排泄地點的改變。發生過劇烈滑坡的斜坡表麵樹木東(dong) 倒西歪(俗稱“醉漢林”),長時間緩慢滑動的斜坡表麵樹木主幹朝坡下彎曲、主幹上部保持垂直生長(俗稱“馬刀樹”)。
崩塌識別特征:
一般形成於(yu) 陡坡上,穩定性較差。形成時有折斷壓碎、局部滑移、傾(qing) 倒翻滾(急劇、短促、以垂直運動為(wei) 主)一種或多種形式表現。其堆積物一般表現為(wei) 倒石堆,結構鬆散、零亂(luan) 。發生時表現為(wei) 危岩體(ti) 掉塊、墜石、小崩塌不斷,危岩體(ti) 下部(腳部)出現新斷裂、嗅到異常氣味、岩石撕裂聲,地下水質、水量異常,動植物異常。
泥石流識別特征:
發生征兆有河流水量突然變小或斷流;河流水勢突然加大,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枝;山穀內(nei) 傳(chuan) 來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穀深處突然變得昏暗,並有輕微震動感等;溝穀內(nei) 鬆散物質明顯增多。
地麵塌陷識別特征:
地麵塌陷一般形成於(yu) 采空區、岩溶區,以及降雨或地下水較豐(feng) 富的地區,呈塌陷坑(洞)形狀,伴隨有裂縫的產(chan) 生。發生時井、泉水位驟升或驟降,突然渾濁或翻沙、冒氣;地麵出現環狀裂縫並不斷擴展,局部產(chan) 生地鼓或下沉;地下有響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