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光伏發電,綠了草原富了群眾

發布時間: 2024-07-26 16:36:00 來源: 青海日報


技術員檢查線路是否有破損。尹耀增 攝

  “通訊櫃電壓電流正常;逆變器運轉正常,無異響;線路正常,無破損,連接正常。”

  7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yu)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xiang) 尕海村的海晏縣興(xing) 輝光伏扶貧投資有限公司的光伏發電站時,技術員劉光耀和王海新正在光伏區檢查設備運行發電情況。

  一圈轉下來,一切正常。兩(liang) 位技術員來到主控室進行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

  “今天上午的發電量還可以,一台逆變器已經發電60千瓦時,一共有37台逆變器,一上午就發電近3000千瓦時。”劉光耀指著主控電腦笑著說。

  作為(wei) 技術人員,劉光耀和王海新每個(ge) 月要過來兩(liang) 三次,檢查變壓器、逆變器、通訊櫃等設備是否正常運行,電壓電流是否正常,以保證發電站正常運行發電。

  光伏扶貧電站位於(yu) 尕海村的尕沙窩地區,占地麵積52畝(mu) (約3.5公頃),2018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下達海晏縣“十三五”村級光伏扶貧項目,總投資1214萬(wan) 元,總規模1.9兆瓦,采用地麵光伏結構,共配置1個(ge) 2兆瓦方陣,1個(ge) 10kV開關(guan) 站,主要用地為(wei) 荒草地。項目產(chan) 權歸屬海晏縣12個(ge) 村集體(ti) 所有。

  “截至目前,5年累計發電量1717.86萬(wan) 千瓦時,結算電費1315萬(wan) 元,向3個(ge) 鄉(xiang) 鎮12個(ge) 村分配收益資金1064萬(wan) 元。按照資金管理辦法,電站淨收益的60%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淨收益的40%主要用於(yu) 設置公益性崗位。5年來,通過8個(ge) 公益性崗位,安排長期穩定光伏公益性崗位42名,支出光伏收益資金378萬(wan) 元,脫貧勞動力月增收1500元。安排動態調整臨(lin) 時性公益性崗位63名,支出光伏收益資金71萬(wan) 元,脫貧勞動力月增收940元。”海晏縣興(xing) 輝光伏扶貧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喬(qiao) 淵傑說。

  通過門口張貼的老照片可以看到,以前這裏是一片沙化地,而現在已經長出了高低不一的綠油油的小草,走在成排的光伏板中間,風也變的小了。

  “我們(men) 這的尕沙窩風大、土地沙化嚴(yan) 重,植物很難生長。光伏電站建成後,有了很大的改善,你看這草長得多好。不但改善了我們(men) 的居住環境,還讓我們(men) 的村集體(ti) 累計增收近70萬(wan) 元,真是件大好事。”尕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紮西拉布特旦看著這片藍色“海洋”下的綠草高興(xing) 地說。

  “就是,我就是光伏電站的受益者,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既能照顧家裏也不耽誤放牧,每年能多收入1萬(wan) 元呢。”尕海村村民索南達日傑接過話茬說。

  索南達日傑因為(wei) 母親(qin) 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要常年吃藥,導致生活困難。在紮西拉布特旦的幫助下,爭(zheng) 取到村裏的保潔員工作,慢慢日子也就越來越好了。

  光伏電站的好處還不止這些!

  馬應貴是尕海村村民,今年54歲,患有糖尿病幹不了重活。一直在家裏待著,沒有收入。今年初他來到光伏電站幹上了值班員的工作,每個(ge) 月有4000元的穩定工資。“24小時值班,但是不累,很輕鬆。每天早上圍著光伏電站轉一圈,檢查圍欄有沒有破損,牛羊有沒有鑽進來。來客登記、防火防盜,也是我的工作。”馬應貴說。

  除了這些,馬應貴每天兩(liang) 次還要到主控室把每天的發電量拍照發到“天威海北項目運維群”,以這種形式報送每天的發電量。

  “現在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全麵的勝利,群眾(zhong) 都已進入到小康生活,但是我們(men) 給村集體(ti) 和村民的分紅是不會(hui) 少的,隻要電站還在產(chan) 生效益,我們(men) 就要按照規定給他們(men) 分紅。讓群眾(zhong) 多一份收入是我們(men) 的初心,讓他們(men) 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們(men) 的使命所在。”喬(qiao) 淵傑說。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